一、手上是否打出“东西”,是检验太极拳习练者能否入门的一个关口。
“东西”是什么?是经典拳论论述的“阴阳相济”、“随心所欲”、“沾连钻随”,是杨澄甫师看重的“内外结合”、“分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是魏树人先生强调的“手中小气球”,是王壮弘先生演练的“水性”,是李品银先生看重的“太极圈、太极气、太极态”,是蓝晟先生演化的“意气流通”。或许什么也不是,说有即有,说无即无。
它有什么特点?无形无象,全身透空。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寂兮寥兮,独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德经.二十五章》)。究竟是什么?八个字,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二、打出“东西”有何妙处?一旦你感觉打出“东西”了,奇趣无穷,快乐无比。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你打拳还靠不靠意志力支配?不靠,顺理成章,自然而然。靠的是“法喜”支配。你会越打越有味。你会领悟到,我们的太极祖师多么伟大,多么智慧!他们把这么好的“东西”,留给我们,这是名副其实的国之宝呀!
你还会烦恼重重吗?不会,烦恼一天天减了,智慧一天天增了。为什么?心包太虚,十方归心。你的慢性病怎么样?跑了。身体隐患怎么样?消除了。心灵怎么样?很轻松,很开朗。身体怎么样?很健康,很自在。为什么?本自具足。具足什么?智慧,德能,相好。需不需要去美容院?不必。需不需要去医院?不必。需不需要去找心理咨询师,不必!你是你最优秀的美容师,最高明的医生,最重要的心理咨询师。
三、如何打出手上的“东西”?诀窍和捷径何在?我太忙,我希望求简捷契入,你有没有?有!四个字,一念之力。
一念可通天地,一念千山可行,一念无古无今,一念千年万劫。一念在何方?在当下,在眼前,在手上,在胸中,在胸前,在脚下,在毛孔,在穴位,在筋肉皮骨。遍一切时,遍一切处,就看你明白“东西”没有。知难而行易,这个“东西”向上,则靠百会穴接天气,向下,则靠涌泉穴接地气,向后,则靠膻中穴,达毛孔与细微处,完成“一吸一提,息息归脐”,向前,则完成“一呼一咽,水火相见”。
这个“东西”开,则一切无不开,开到极处;这个“东西”一合,一切无不合,合到细微。这个“东西”左旋右转,则引导肚脐轮转圈,丹田磨气,腰脊旋转。在内在外阴阳二气交感,神意气遍布周身。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你这样说,我明白了一点,你能不能用动作说明?可以。你会十三势吗?十三势怎么不懂,掤、捊、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呀。好!有口诀助练,以一念代万念。左一掤,手心热;右一掤,手心温;虎口引领胸口吞。左一捊,指握“剑”,右一捊,“剑”握指,两指握“剑”穿心莲。莲在何方?胸口十字中心。挤式犹如球碰壁,按式犹如泥水滴。探挒正反掏沙窝,呼吸配合有开合。肘式犹如牛抵角,靠式犹如肩相搓,进退宛如走猫步,顾盼眼鼻肩一线。心意寂寥天外天。唯有定势最巧妙,二六时中常在练。
动静开合寓内里,乐此大道永无厌。手上“东西”说有无,太极演化在心间。你说用心妙在哪?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