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诊触诊应该在手诊望诊彻底诊断结束之后,再用触诊的方法。手指触诊顺序,先上后下,先桡侧后尺侧;手掌触诊顺序,先周围后中央,先手掌后手背;区线,首先触诊臓象区,最后触诊臓象段;双手之间触诊顺序,应先左手后右手。
1、抚——春风拂面之感
用指腹接触手掌皮肤表面,轻轻移动,重点感知皮肤温度、凹凸、干湿度、以及光滑度。如果皮肤粗糙干涩,多属于病程时间长,虚实夹杂。如果皮肤软嫩,多为虚证。
2、摸——拨弦抚琴之势
指腹用不轻不重的力度,类似轻揉的方法,在手掌肌肉层仔细寻找各种感觉,重点探查硬软、有无硬结。采用摸的触诊方法,通常手部某区温度升高,表明该部位配属器官有感染或处于病理活动高峰期;反之温度较低,则提示可能是寒邪直中脏腑或本脏阳气虚衰。
手掌的温度如果周围较低,中央尚温,说明元气未衰,即使有病也易康复;如果掌心发凉、颜色苍白、伴有冷汗者,则属气机衰微,多出现晕厥、泄泻、阳萎等症状。
3、按——潜水摸鱼之谓
指腹用适当的力度,压紧骨膜层,感知硬结的程度与活动度,询问是否有不适感觉。如困重,说明某处劳损;如疼痛表示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如果发麻表示气不足;如果发木,表示神经感觉迟钝,气血严重瘀滞,经络严重不通现象。
以拇指指腹(或拇指指端桡侧缘)采用触诊按的方法,按压病人手指、手掌等各部位,以发现隐色、凹凸、硬节或病人告知有酸麻胀痛异常感觉来诊察疾病。按压检查的顺序是先纵后横、自上而下。当以一定压力按压后,受压区域常色褪去,这时再显露出的深部色泽即为隐色。
若隐色鲜红,表明器官结构、功能正常,身体健康。但有时红色暗淡或局限性红色不鲜亮,则表明器官有炎症或疾病初发。隐色表面若为其他色泽,可根据五色主病来判断是哪一脏腑有病。
在臓象部位按压触诊到硬节、肿块等情况,多与先天缺陷、手术、结石、肿瘤等疾患有关,应引起重视。按压发现有空虚感,如脾、肾区有凹陷,提示患者曾作过脾切除、肾摘除手术,或先天单肾等或生理功能持续下降;胆、肾区、膀胱区出现砂砾样硬节,多是结石所引起,如胆石症、肾结石、尿路结石等。
如在按压触诊臓象部位出现硬结肿块,明显感觉按压时与周围同类组织不同,肿块下无根、可动,结合患者年龄、体质、性别等情况,提示有肿瘤或脏腑组织增生的发生。
按压触诊过程中,出现酸麻胀痛异常反应,也多提示有病:酸麻多属虚证或慢性难愈病变;麻木提示神经、循环系统或顽固性疾患;胀痛多为炎症、热证等。如异常感觉区在左右两手相互对应,病症阳性率更高。
4、硬:排斥紧绷之感
采用抚摸按的触诊方法,感知到手掌肌肉的弹性力度与程度,大于正常手部肌肉的弹性与力度,称之为硬,从而辅助判定病性属于中医实证的何种程度,推测疾病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