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在中医看来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中医又有“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的说法,这是一个比较宏观的认识。实际上在临床中,有一种典型的咳嗽叫做“喉源性咳嗽”,即喉部受到刺激后连续的一阵咳嗽,或者说咳嗽之前先是出现喉结部位的刺痒不适,继而呛咳一顿才能缓解。临床遇到这种情况,老师都会在病历上书写“喉痒呛咳阵作”,可谓概括精准!
这种咳嗽,从中医角度看有“风”的特征,来去迅速,所以用荆芥和防风这个经典的祛风药对;炒僵蚕,也是一味疏风、化痰的好药;薄荷辛香走窜,有清利咽喉的重要作用;桔梗不仅可以宣肺利咽、祛痰,更为“舟楫之药”,能够载着一众药力直达病变部位;甘草既可调和诸药,又有解毒之功。
此方出自《喉科指掌》一书,原书中是将上述药物打成粉末煮散服用,也可以用沸水冲泡15分钟后服用,“治一切咽喉,不论红白,初起之时,漱一服可愈”,临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加减。
此外,干祖望老先生还用喉科六味汤与四物汤加减化裁出其治疗由声带肥厚、声门闭合较差引起的“慢性声音嘶哑”之经验方,取名为“活血开音汤”(红花、川芎、赤芍、当归尾、积雪草、天竺黄、僵蚕、桔梗、甘草),值得中医同道研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