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陈氏太极拳小架“揽擦衣”的练法及要求

  第一步:接金刚捣碓第五步,动作不停,重心继续沿后弧线移动,移至重心分配为右六左四时,再沿后弧线向左移动完全至左脚;左掌右拳随重心之移动,向上向右向下向左转一个小圈,在向上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左掌右拳渐渐翻转至左掌在上,掌心向下,右拳在下,拳心向下。

  第二步:左掌继续向左下划弧,右拳渐变掌,掌心自然向下,同时右脚向右开步。

  第三步:重心由左沿后弧线向右移动,至重心分配至右六左四止,两手随重心的移动同时向上向右划弧。当重心移动完成时,正好左手叉于腰间,右手移至右体侧。左手四指在前,大指在后,左肘向前微合,右掌高与肩平,掌心向左。

  行拳要求

  一、与预备式同。

  二、重心平移(详见金刚捣碓行拳要求)。

  三、眼神随手。眼神随两手向上向右弧注视右手中指。

  名称初探

  《图说》(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出版的版本,其标明:“本书根据开明印刷局1933年版复印”字样,可依此认为是1933年版的原样,未改动版)中对揽擦衣之相关名称有三个,一是在理论部分中关于“著”的记述中称为“懒插衣”;二是在同部分关于“神”在记述中,称为“懒擦衣”;三是在拳法部分,称之为“揽擦衣”。据陈东山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再版序和改版说明中均提到1933年出版的《图说》并非陈鑫先生的原稿,而是编辑者、修订者在陈鑫先生写书时形成的草稿的基础之上修订、补写而成,由此可以解释为何一本书中同一动作三个名称了。

  陈子明先生作为陈鑫先生的早年弟子,在其著作(1932年出版)中表述为:“懒扎衣(今名揽擦衣)”,与《图说》相结合可以确定,陈鑫先生传承的陈氏太极拳小架中的动作名称应当为:揽擦衣。至于,在该动作创编之初,是依戚继光《拳经》中的懒扎衣,还是以两仪堂本中的懒插衣,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在此略过。

  拳架推敲

  两手划弧的高度

  《图说》中讲:“左手运行转圈…左手居中与鸠尾平,在左肋中间,其转圈颇难”,“(右手)高不过鼻,低不过肩”。在定式图例中又表述为:“前手从右肋先绕一圈,从鼻外运过,至九分展开”。既说高不过鼻,又说要从鼻外运过,而不是从鼻下运过,说明这里的“鼻”不是指鼻尖,而是指鼻梁(与眼平,在眉之下)。因此,如果将“高不过鼻”表述为“高不过眉”亦无不妥。

  综上所述,揽擦衣中两手划弧的高度为:左手自下向上划弧高度最高处与鸠尾(剑突)平,最终定式叉腰;右手划弧最高处与眼平,最终定式手与肩平。

  拳理探讨知

  陈氏太极拳之“圈”及拳架的重心分配:

  陈家沟一直有“大圈不如小圈,小圈不如无圈”的拳谚,《图说》中讲:“欲从开后收得好,惟有两手圈转小”,“越小小到没圈时,方归太极真神妙”。因此,陈氏太极拳小架又称为“小圈”,其行拳轨迹、发力方法更加隐秘,更趋近于实战,被陈氏称之为“功夫架”。也正是这一特点,使初学者在学习小架拳时,非经老师口传身教,难以入门。

  陈子明先生说:“闻诸先严太极功夫以没圈为登峰造极,非一蹴而及,必须循序渐进,由大圈收至小圈,小圈收至没圈,复以内劲为其统驭联贯,变化运用神妙,技至于斯,形式上无从捉摸之矣”。

  以上论述说明两个道理:

  其一,上述之“圈”为人体外在之运动轨迹,外在之圈谓之圈,内在之圈才叫“缠丝劲”;

  其二,拳之练习,是动态的过程,须循序渐进,刚开始动作轨迹可相对较大,即大圈,进而依标准规矩练习,即小圈,用功刻苦,细细体会,渐至没圈。

  《图说》中讲:“学者或学一二年,或学三四年,浅尝辄止,终是门外汉,旨味未之尝耳”。很多人一开始以大圈之轨迹练习,熟练之后,自以为出师,实际尚未入门,终究出不了功夫。

  拳架的重心分配决定了行拳时重心移动幅度的大小,进而体现了练习太极拳架时外形之圈的大小。行拳说明中的四六分配即是小架拳标准规矩,但对于初学者则可以从一九、二八分配开始练习,以便体会拳架细节。熟练之后,且不可满足现状,必须将重心分配练习到四六,才达到小架拳的基本入门要求。

  既然四六重心已经达到了标准规矩,又为何说只是入门要求?陈伯祥先生说:“一层架在我们家(族)又叫挨打架,动作要求是练功夫用的,还不完全符合实战的要求”,“一层架在四六之间完成蓄劲;二层架要求重心微微后引即完成蓄劲;三层架要求重心不动,在呼吸之间、一个松沉就要完成蓄劲”。至此,关于“由大圈收至小圈,小圈收至没圈”的解释详尽矣!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