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这三大信号提醒你,可能患有风湿病

  现代医学讲的风湿,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其症状主要影响身体的结蹄组织,累及关节和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韧带、滑囊、筋膜,严重时也危及耳朵、眼睛、肾脏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身体各部位,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且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常见的风湿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某些不明原因发热、肌肉关节疼痛也属于风湿病范畴。

  哪些信号为你敲响风湿病的警钟

  1

  局部肌肉与骨骼疼痛

  风湿病的疼痛中,以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疼痛最为常见,尤其以肩、肘、腕、手、髋、膝、踝、足跟部等处的局部肌肉及骨骼发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肩部症状:

  肩部疼痛,做抬臂过头动作时困难,上提及头上时肩痛加重,或肩关节肿胀、压痛,关节脱位甚至变形。

  腕部症状:

  手肘外侧无故疼痛,附着在前臂伸肌腱肱骨外的上髁有压痛感、伸肘时腕关节背曲疼痛加重、伸肘和屈腕时疼痛,手肘内侧关节点有压痛感;

  做捏、抓、夹和类似动作时沿拇指和腕桡的侧面出现疼痛,肌腱的摩擦感明显;

  手指或拇指运动时出现疼痛、压痛、弹响、扳机或卡住,手掌屈肌近指掌皱褶处有结节等。

  髋部症状:

  髋部出现牵涉痛,即腹股沟和大腿前面碰触便痛,且同时发生单侧膝痛;

  髋关节在步行、下蹲或上下楼出现疼痛,躺在受累侧时会觉察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

  腹股沟区有痛性肿块,坐骨结节处有压痛,坐着或仰卧时症状加重;

  腹股沟区和大腿内侧有压痛,尤其是邻近骨盆前部处有压痛,大腿被动外展或主动对抗阻力内收时疼痛加重等。

  膝、踝部症状:

  膝和踝部出现,膝盖骨前区发热、水肿和红斑,滑囊处压痛最明显,屈膝疼痛加重,膝关节内侧出现夜间疼痛,爬楼梯时症状加重,爬楼梯或奔跑、跳跃时,膝盖肌腱及膝盖骨上、下边缘疼痛,尤其是下缘疼痛显著;

  肌腱周围组织增生和不规则,内部有结节,踝关节被动屈伸时疼痛加重;

  跟腱前部和跟骨后部有压痛,踝被动背曲时产生疼痛,跟腱两侧有滑囊膨胀等。

  2

  关节僵硬

  关节僵硬是指受累关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尝试再次活动时感觉到的一种紧绷感,以晨僵最为突出。

  晨僵是由于夜间活动较少,大量炎症渗出物在关节内积聚,致使关节内压力升高,液体渗透到周围软组织,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从而引发关节活动的不适之感。晨僵持续时间由几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3

  关节变形并出现活动障碍

  出现长时间关节疼痛及僵硬后,若没有及时发现并治疗,很容易诱发关节变形。关节变形的基木表现为关节僵硬、强直、畸形等外观的变形,而由于关节正常外形受到改变,往往易直接导致其活动范围受限,进而影响其活动功能,产生医学上所谓的功能障碍。关节变形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的关节,每个变形的关节都可能预示着风湿疾病的发生。

  哪些诱因会引发风湿

  1

  长期生活在寒湿环境

  研究表明,在湿热或寒冷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学习和生活,比如高寒野外作业,野外宿营、野餐、水中作业等,从事这类工作的人群比其他职业的人容易患风湿类疾病。

  2

  生活方式不当

  夏天室外酷暑难耐,人们普遍穿得少,进入室内时也习惯于穿着单薄的衣服在房内吹冷气。此时低温环境会刺激血管急剧收缩,导致血液流通不畅,从而引发关节受损、受冷、疼痛,出现脖子和后背僵硬、腰和四肢疼痛、手脚冰凉麻木等现象。长此以往会大大提高患风湿病的几率。

  室内使用空调、风扇,容易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突然外出时,身体易无法适应气温的变化而感受风湿寒气,经常如是会导致神经末梢过度疲劳而引起关节痛。

  另外,有些人习惯在出汗后立即游泳或冲冷水澡以缓解炎热或者关节受伤未愈便进行剧烈运动,这些生活细节也容易造成神经末梢疲劳,引发风湿病。

  3

  长时间坐姿不当

  生物力学研究显示,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背部和椅面之间120到130度角,而大部分上班族都做不到这一点,习惯于驼着背、弯着腰懒懒地偎缩在椅子里,这样的坐姿特别不利于关节的健康。长期坐姿不当极易引起腿、肩、颈等处关节附件血流缓慢,毛细血管堵塞,末梢神经处的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泄,从而造成神经末梢发炎,引起持续疼痛。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