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春分到 养生忙 阴阳平衡最重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通常特指太阳视黄经位于0°的时刻,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这时昼夜平分。持续时间在黄经上自0°至15°的一段时间(约15.2天),从每年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

  春分三候

  一侯

  玄鸟至

  玄鸟,燕也,高诱曰:“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也。”

  二侯

  雷乃发声

  阴阳相薄为雷,至此,四阳渐盛,犹有阴焉,则相薄乃发声矣;乃者,《韵会》曰:“象气出之难也。”注疏曰:“发,犹出也。”

  三侯

  始电

  电,阳光也;四阳盛长,值气泄时而光生焉。故《历解》曰:“凡声,阳也;光,亦阳也。《易》曰:“雷电合而章。”《公羊传》又曰:“电者,雷光。”是也,徐氏曰:“雷阳,电阴。”非也。盖盛夏无雷之时,电亦有之,可见矣。

  起居养生

  在起居方面,虽然春分已进入二之气,天气日渐暖和;但日夜温差较大,而且仍不时会有寒流侵袭,天气变化较大,雨水较多,甚至阴雨连绵。此时,要注意添减衣被,“勿极寒,勿太热”。穿衣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最好能够微微汗出,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尤其是老人及小孩,抵抗力差,容易患感冒或风疹等传染病,更应注意适时添减衣被,可以多晒太阳,以利祛散寒邪。

  另外,过了春分,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增加,不要错过大好春光,尽量和太阳一起醒来。熬夜生肝火,早起养阳气。若7天连续做到早起不熬夜,精力和气色会明显改变。

  饮食养生

  春分与惊蛰同属仲春,此时肝气旺,肾气微;故在饮食方面要戒酸增辛,助肾补肝。同时,由于肝气旺,易克脾土,而且今年在进入二之气后,客气为寒水当令,雨水较多,易生湿,因此饮食方面同时也要注意健运脾胃,健脾祛湿。饮食上可多吃姜、葱、荞、韭菜、淮山药、枸杞、土豆、椰菜、鸡肉、鲤鱼、鲫鱼等,同时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雨水多,易生湿。

  与此同时,此时细菌等生物也在繁殖壮大期,生冷(生鱼片、活海鲜、冰镇饮料)之品要少吃,避免损伤脾胃,使各类细菌乘虚而入。燥热的炒货(花生、瓜子)也要少吃,过敏的人更适合吃水煮花生。春季天气干燥多风,风性好动,宜少吃动风上火之品,如:酒、辣椒、茄子、香菜、黄鳝、鹅肉等,以免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诱发旧病,发生新病。

  精神养生

  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做到心平气和,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从而安养神气,切忌大喜大悲、情绪波动剧烈而不利于肝气疏泄,与春分时节的“阴阳平衡”特点相应。春分时节,春光明媚,莺飞草长,桃红李白,百花盛放,此时仍然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可在风和日丽的时候与好友结伴郊游,增广见闻,以利于肝气的疏泄。另外,家有罹患精神病的家属在春季要尤为注意观察病患的精神状况。精神病患者在春季容易出现病情反复,如情况不好,建议及时送医治疗。

  运动养生

  春分时,阴阳平均,人体气血要保持平衡,运动宜不急不缓,过于剧烈则引动肝火,一动不动则气血淤滞。运动最忌一次过量,等到觉得疲劳时,正气已伤。每天30分钟左右,微微出汗,不疲劳为好。运动时间尽量在早晨,不要在睡前1小时内,夜晚过度运动令人兴奋影响睡眠。若只能在晚上运动,尽量选择散步、瑜伽、体操这类运动量小的活动。出汗后不要吹风,尽快擦干。

  艾灸养生阴阳平衡最重要

  春分这一天白天和黑夜一样长,从阴阳的角度讲,就是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作为人体而言,一方面要顺应这种自然规律,保持阴阳平衡;另一方面,自此日起,要养护阳气,以顺应阳气较盛的状态。养护阳气,不仅是温阳,还包括疏通阳气等。

  阳气虚者,驱寒气

  经过一个冬天的寒气浸淫,再加上倒春寒的回马枪,对于很多阳气不足者,就容易体内积存寒气,而有怕冷、胃痛、头痛、腰腿关节痛等寒气凝滞体内引发的问题。对于寒气积存体内者,可通过艾灸大椎穴、足三里穴,以驱除寒气。

  一艾灸大椎穴

  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

  将艾条外包装纸去掉,点燃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进行薰灸或灼烫。直至温热感散满整个颈肩部。

  也可以在每天洗澡的时候,把水调热一下,冲洗这个位置2分钟作用。或者每日早、晚各用手掌搓大椎穴5-10分钟,使得穴位处觉得酸胀发热即可。

  二艾灸足三里

  正坐屈膝,在小腿前外侧,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通过温热刺激足三里,可以起到散寒驱邪、止痛的作用,并能健脾补胃,增强正气的抗邪抗病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其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气郁者,疏通阳气

  如果肝气郁滞就会导致阳气不能升发,而瘀滞在体内,就有可能引发积热成火毒。尤其是对于气郁体质的女性朋友们来说,在春天就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而导致肝气郁滞、阳气不通进而阳郁成火毒。所以一定要注意疏肝解郁,疏通阳气,以顺应春季升发之势,保持阴阳平衡。

  一提拿肩井,疏通一身阳气

  肩井穴在大椎穴(低头时脖子后最高点)和肩头连线的中点,刺激这个穴位,不仅可以促进胆经气血的流通,而且可以起到一定的疏通一身阳气的作用。

  以拇指按压在肩井穴处,其他四指放在锁骨前面,与拇指相对用力掐按,并捏住肩部的肌肉向上提,每次揉捏10分钟左右。

  二擦胁肋疏肝理气

  肋弓,是肝经走行经过的位置。而且肋弓上,分别分布有肝的募穴期门穴和脾的募穴章门穴。

  自肋弓中间的上腹部开始,向两侧快速摩擦,直至胸胁后的脊背处,擦20次左右。如此按摩,不仅能够按摩到胁肋部位的肝经,而且可以刺激到在肝经上的脾的募穴章门,而且可以刺激到胃部,有效的起到疏肝健脾和胃的作用。

  热性体质需滋阴清火

  如果平时比周边人怕热,一感冒就咽喉肿痛,咳吐黄痰,鼻涕黄稠,脾气急躁易怒,或者日常口苦、口干喜欢冷饮,或者容易便秘等阳性体质者,春分养生则要注重适当滋阴清热,以保持阴阳平衡。

  滋阴可以通过食用梨、荸荠,以及芦根、白茅根等药食同源的食品,以滋阴清热、生津止渴、制约阳气,防止阳气升发太过。

  对于体内阳气较盛,表现为怕热、胸闷、咳痰痰色黄、头晕头痛、咽喉肿痛者,则可适当服用片仔癀等具有清热解毒且开窍、宣发等功能的药品,以清解热毒,同时还可宣发阳气,顺应春季的自然规律。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