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秋季太干燥 ,不如煲汤润润燥!

  告别了热烘烘的夏天,秋风带来阵阵凉意,人们终于可以呼吸凉爽的空气。但是秋风降温的同时,也把空气中的水分吹干了,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

  《中医辞海》记载:“入秋以后,湿气去而燥气来,初秋高热则燥而热,深秋即凉则燥而凉。”秋季雨少,天气干燥,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人易出现鼻咽干燥、口舌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皮肤粗糙及发痒、便秘等一系列燥症。

  我国民间曾长期流传着各种“食疗汤”,其实这些“汤文化”堪称源远流长。秋季食疗适合的汤材料也是以润肺去燥、补脾健胃为主要功效来选择。

  >>>>

  秋季润燥就喝这些汤

  沙参玉竹汤

  用料:沙参、玉竹,葱白25克,猪心、猪肺各100克。

  制法:沙参、玉竹用纱布包好,与猪心、猪肺、葱白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炖至猪心、猪肺熟烂,加盐调味。

  功效:此方有养阴清肺,益气润燥作用。

  青龙白虎汤

  用料:青橄榄10枚(捣破),萝卜。

  制法:将两味用料加适量水煮汤。

  功效:润肺滋阴,消痰理气,解毒利咽。适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芡实莲藕羹

  用料:芡实60克,莲藕、荸荠各100克,大枣20枚。

  制法:将莲藕、荸荠均捣碎,大枣去核。加水共煮成糊状,放适量冰糖食用。

  功效:适用于口渴咽燥、大便秘结等症。

  冬瓜仁薏米粥

  用料:冬瓜仁20~30克,薏米15~20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将冬瓜仁洗净,煎取汁,去渣。再与粳米、薏米同煮为稀粥。

  功效:健脾、化痰。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