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荐董洪涛博士的文章,说说孩子如何养阳?
一、宝宝多病是稚嫩的阳气在斗争的过程
宝宝虽然属稚阴稚阳之体,但其阳气极具升发之性,最是强劲宣透。外邪入侵时,宝宝的机体有足够的能力自我康复。虽然时会表现为高烧,但这是稚阳与外邪在斗争,稚阳在斗争过程中茁壮成长,何必人为地干预呢?
宝宝外感引起感冒发烧,这是宝宝的成长必经过程,宝宝需要这样的经历去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但当前的医疗现状是总想用各种抗生素去干扰宝宝的成长。所以,对于宝宝发烧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短时间内的发烧是不必要强制干预的,因为宝宝的阳气正在学着努力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只有过度高烧才有必要退烧。
二、“儿童时期”是人一生的春天
把人的一生与一年来对比,儿童时期即是一年的春天。春天的养生要求是养阳,以顺应天地自然规律,帮助阳气升发。同理,治疗小儿病,亦需温养阳气,以宣发透邪为主要治法,而不是寒凉伤阳,遏制邪气外透。聪明的妈妈在为生病的孩子选择医疗手段时,最需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因此,学点中医实在是迫不得已。
三、“人一生的春天”就需要养阳
小儿如何养阳呢?
一则不过于干扰
简单的感冒发烧,让其自愈,以增加自身阳气适应世界的活力。人体是个非常智能化的设备。它有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即自愈能力。人体的自愈力是中医治病的根本依据。中医看来,生病就是人体这个设备下面的各种管道(气、血、神经等通道)有不畅通的地方,简而称之为瘀堵。
所以治病的根本原理就是疏通,五脏六腑、血管筋脉、神经肌肤疏通了,自愈能力开始发挥作用了,就会使疾病自然痊愈了!有的孩子反复生病,常年生病,久治不愈,除了养护喂养不当,情志问题(父母关系不和、家庭氛围、教育不当、隔代娇纵惯等),还有一点就是过度医疗、不当医疗。
二则适当温阳
比如,艾灸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如果孩子体质弱,可以常艾灸身柱穴位,达到提升免疫力、扶阳保健、促进生长等作用,当然在艾灸过程中,要观察孩子的身体反应,如果出现大便干燥、舌苔黄腻等上火的症状,如果有需要暂停。
三则万不可过食寒凉
小儿阳气要温运升发,最怕寒凉遏制。久久吃冰、寒凉食物等面色必苍白无华,特别是现在流行吃水果补充维生素,很多妈妈一天给孩子一个苹果、火龙果,伤了孩子的脾阳,造成孩子体质变差。
四则让孩子多晒太阳,多做户外活动。
多带孩子接触自然,接地气,多参与传统运动。曾经有妈妈问,何为传统运动。想想古人,没电视,没ipad,没手机,把时光给了家居打扫,整理院落,拔草种菜,邀友登高,踏青郊游、蹴鞠拔河、武术、气功等……通过体力的劳动或者活动来增加身体的阳气。
我们呼吁传统运动,不是为了拘泥何种形式,而是因为我们现代大部分人的中焦、下焦不够,电子产品又如此占据我们的时光,传统运动的好处就在既能让身体流通,又能把能量带回来,还能让心静下来,同时增添了亲子相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