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须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但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导致情绪激动、血压升高,而未能及时服药时,我们应怎样缓解症状、迅速降低血压呢?没错,本期我要教大家的正是巧用穴位降血压。
降压灵1号--按人迎穴
刺激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古代医籍中早有记载,如《灵枢o寒热》篇云:"阳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所谓阳逆头痛即指肝阳上逆而引起的头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原发性高血压头痛。人迎穴属足阳明胃经,又位于颈部的重要位置上,为足阳明经脉气所发,刺之有疏通阳明经气、平降气血之效。同时,人迎又为胆经与胃经的交会之穴,有泻肝胆之热、平肝降逆、熄风潜阳的作用。
衣领综合征可导致晕厥
现在,许多人喜欢购买高领衣服穿,但值得提醒的是,一定要买适合的高领衣服穿,否则"衣领综合征"有可能侵袭你。"衣领综合征"俗称"衣领病",医学上称为"颈动脉窦综合征"。这种病症大多是由于高领或领带过紧压迫颈动脉窦引起的。人体的颈动脉窦内有特别的感觉神经末梢,为压力感受器,由于衣领太高、太硬,或衣扣、领带紧束、项链压迫,都会使颈动脉窦忽然受压,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血压快速下降和心率减慢,脑部供血减少,出现头痛、头晕或晕厥的现象。
按压人迎穴有效降压
颈动脉窦能够迅速调节人体的血压,而人迎,就在颈动脉窦的前面,所以按压人迎穴,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
当然,这是高血压病临时救急的方法。关键还是要注意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防止高血压病的发生,例如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注意运动,适当减肥;起居有常,生活规律;饮食以低脂肪、低胆固醇为主;多吃含碘和维生素C较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刺激性强的食物,限制食盐的摄入量等。
按摩人迎穴降压的方法
取坐位,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放松伸开,分别放于两边颈侧,食中两指指腹紧贴皮肤,于人迎穴自上而下单方向分推,同时,无名指与小指亦分推面颊部,力量轻缓、柔和、均匀、以5~8次为佳。分推后颈项及面部,可感觉轻松以及皮肤微微发热,每天2~3次。
降压灵2号--刺耳尖穴
将外耳廓纵向对折,最高处即为耳尖穴。刺耳尖指的是耳尖刺血,这个方法既可以降压,还可以退热。其实,很多西医的外科医生都知道这个方法,许多患者在手术之后会出现术后发热的情况,一般不超过38℃,在排除感染、输血反应、输液反应等常见原因后,把这种不明原因的发热,称为手术后非感染性持续发热,这时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就会在患者耳尖刺血,可以很快退热。
我常用耳尖穴来退烧
这个方法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发热,是我自己经常使用的一种物理性退烧方法,要不是有一点点疼痛,我就连儿童发热时也会推荐这个方法,当然,稍大一点的孩子,完全可以放心使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的退热特点,除了安全之外,就是迅速快捷了,往往在刺血后十几分钟之内,体温就可以降下来,非常有效,屡试不爽。
用耳尖穴快速降压
用耳尖穴降压的效果同退热一样,安全而快捷,而且相对于降压药来说,刺耳尖最大的优势在于,没有副作用,不用考虑用量问题,不会导致过度降压。
耳尖刺血的降压作用是自动而智能的,当血压降到基准水平时(注意这个基准水平是有个体差异的,每个人的基准水平不同),降压的调节作用会自动停止。
降压灵3号--灸曲池穴
曲池在手肘部,弯曲手肘,肘部出现一条凹陷处,形似浅池,因此名为曲池。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阳明经多气多血,又与肺经互为表里,所以曲池既可疏散风热,又可散里热,有降血压的功效。
灸曲池穴降压的方法
患者首先端身正坐,屈肘,在肘凹陷处取穴,然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用红药水点个点,打好记号。将圆锥形艾柱放置于穴位之上,用火点着,使之均匀向下燃烧。第一支燃至一大半时,快速捏起换第二支,仍放在原处,之后重复更换艾柱,一般每回灸9次,至发红或起小水疱即可。血压降至正常后仍需坚持以巩固治疗。
降压灵4号--敷涌泉穴
涌泉,在足底足心的位置,是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同源,肝肾合称为先天之本,而肝经上行至头,故涌泉可治疗巅顶疼痛、头晕头昏,有降血压的功效。
敷涌泉穴降压的方法
睡前用热水泡足,按摩涌泉穴后,将吴茱萸20克、冰片5~10克研末,用白醋调稠,放在厚点的纱布上,贴敷在涌泉穴上。每晚1次,7天为一疗程,连续3~4个疗程后,90%的患者能达到稳定血压的效果。
辅助降血糖--然谷穴
糖尿病,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血压突然升高,我们的身体上有降压穴位可以应对,那么我们的身体上有降糖穴吗?
当然,与穴位降压的特点一致,穴位降糖也有双向的调节作用,不用担心引起低血糖,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可以有效减轻症状,减少或预防并发症。
遭遇严重的糖尿病患者
前一阵子,我治疗了一位男性糖尿病患者,初诊的时候很吓人,空腹血糖竟然高达15.8毫摩尔/升,脸色晦暗,口唇也是青紫色,口气很重,并且有了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这个血糖值是什么概念呢?一般空腹血糖高于7毫摩尔/升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了,而长期持续高血糖状态在16.7毫摩尔/升以上,就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危险情况。什么又是"三多一少"症状呢?这也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临床中很多患者并不出现"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所以经常得了糖尿病很多年却不知道,因此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由此可见,定期监测血糖很重要。
这个患者来找我时已经开始口服药物控制血糖了,但效果并不理想。我一方面让他加强饮食控制,调整饮食结构,适度增加慢走等锻炼,一方面给他制订了针药结合的治疗方案,主穴是然谷。
我用然谷穴给他降糖
然谷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在足的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解剖上叫做舟骨粗隆,这个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了。
我针刺的时候选用的是1.5寸的长针,深刺、强刺激是用这个穴位降糖时的方法,所以如果我们平时要按摩这个穴位降糖的话,就一定要用力一点,使穴位局部的酸胀感持续得久一些,才会有效。
在针灸的基础上,我还开了几服中药配合治疗。针灸是一周两次,中药是一周6服,这样的针药结合治疗持续了一个月后,他给我看了他自己监测的血糖变化曲线。空腹血糖原来是15.8毫摩尔/升,第一周后降到了11.2毫摩尔/升,第二周后降到了8.5毫摩尔/升,第三周以后稳定在7.8毫摩尔/升,身体其他症状也明显改善,取得了非常好的平稳降糖作用。
千万不可单独使用穴位降糖
注意,我给的建议是与西药配合使用,而不是单独使用穴位,因为穴位降糖虽然有一定的作用,而且是全身性的调节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状态、根本病因的调整有益,但相比西药来说,降糖的速度较慢、降糖能力较弱。
穴位降糖是一种配合西医治疗的手段,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养成一种自我治疗的生活习惯。
人迎穴在哪里
人迎,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位于颈部侧面,与结喉相平,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动脉的搏动处。将拇、食二指并拢,用指腹轻轻放在人迎穴的皮肤上,可以明显感觉到动脉的有力搏动,这里跳动的动脉就是颈总动脉。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主要循行在头面部,经脉气血自人迎穴起分出支脉,向胸腹以下的部位传输,与头面部的本经气血相比,头部为君,胸腹为民,故名"人迎"。
耳尖刺血退热降压法
操作之前,先把外耳廓搓热,然后捏住耳尖,使局部充血,消毒后用一次性采血针迅速点刺,用酒精棉球不断擦拭局部刺出的血,一般出血2-3滴即可,用干棉球压住10秒钟止血即可,此为退热之法。
降压的话,一般一天刺一次就可以了,在血压较高需要控制时刺一侧耳尖即可。如果是规律性的血压升高,则可以在血压升高之前半小时至一小时刺血,有预防性的控制作用。
升压灵妙招--灸心俞穴
提到降压的问题,我这里还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不过不是降压的故事,而是升压的故事。
有一位患者,50多岁,吃喝应酬不断,自然很容易地迈进了"三高"人群,自然也离不了降压药,本来血压一直控制得不错,谁知道一天遇到一位海归的博士,换了一种国外最新的降压药。一下子降多了,低压由原来的85毫米汞柱降到了75毫米汞柱,头整天昏沉沉的,什么工作也做不了。找我看的时候,就怕吃药,万一又升多了怎么办呀?真不了解我,我平时看病时,能用针灸这些物理方法的就尽量不用药,那天我用了灸心俞的方法,在他背部第五胸椎棘突旁开约两指处的心俞穴连续灸了15分钟,然后马上测血压,低压就升至了85毫米汞柱。
不过,这位患者还是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你连续灸半个小时,会不会我的血压就升到95毫米汞柱啦?"
"当然不会,针灸刺激对人体而言,是一种双向良性的调节刺激,低的可以高,高的可以低,但不高不低时效果就不明显了,不用怕灸时间长了,血压会升高过多。"我解释道。
"那灸的时间长短没什么关系喽?"他继续刨根问底。
"当然有关系,灸15分钟与灸半小时的最大区别是:灸15分钟只能让你血压稳定一天,而灸半小时可以稳定一天半到两天,所以我们治疗时会根据病症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时间,或者称为治疗量,并确定不同的治疗间隔,以获得连续性的治疗效果,再在此基础上,针对引起高血压的原始病因进行治疗和调节,使血压的稳定能力增强,这样就逐渐起到控制作用,而不用长期依赖于灸的治疗了。"
灸心俞穴升压的方法
心俞穴在我们的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1.5寸(大约两指并拢的宽度)的地方,取穴时一般可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艾灸心俞穴需在他人帮忙下进行,一般先按摩心俞穴,然后取艾条灸之,注意左边心俞和右边心俞都应该灸到,时间控制在15分钟到半小时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