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朋友问我,我一吃补药就上火,前几天我吃了补血的营养品,立刻嘴里就起溃疡了,晚上2、3点钟开始睡不着,很烦躁,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照我看来,这样的问题,多半是此人有肝火,所以不能滋补,需要疏肝泻火后,再来滋补。
现代社会,情绪不佳的人太多了,人们忙于工作,各种压力纷至沓来,因此肝气不舒之人非常多,如何调整大家的情绪,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读博士的时候,曾经听说,某某老中医,一辈子就用一个方子,小柴胡汤加减,患者如云,我心中想,怎么可能呢?
等到我毕业了,发现每天给大家推荐的,都是柴胡类方,疏肝理气的,基本上很少有例外。
这说明,大家的身体的问题,情绪不佳引起的占多数,或者这么说,基本上大家身体的问题,都有情绪失调的影子在里面,所以,调理肝气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了。
学习养生之人,如果看不到这个关键的问题,那么,估计身体的调理,要吃力很多。在有肝火的情况下,胡乱滋补,会立刻就上火的。
1
该如何疏理肝气?
我一直在给大家推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来泡脚,但是,因为之前写的是调理失眠的方子。所以,大家可能把这个方子的应用范围,给局限在失眠的调理中了,其实,情绪不佳引起的肝气不舒,基本上都是可以用此方的。
如果您真的确认自己的情绪有问题,则此方确实可以帮助您的。
2
情绪不佳,肝气不舒,都有哪些症状?
首先,这种人的舌型,可能是尖尖的,边尖有些红。但是,很有可能,如果您让她再伸出舌头,有些人的舌型会由尖尖的,变成圆圆胖胖的。
其次,会有这些症状:
口苦:尤其是早晨起来,很多人反映嘴里苦苦的。
咽干:嘴里,咽喉总是感觉很干燥,没有津液,而实际上看舌头,上面还是唾液满布,口干只是一种感觉。
咽喉异物感:总觉得有个东西,像吃过的杨梅核一样,卡在那里,吐不出来,咽不下去。过去管这叫“梅核气”。
眩晕:有的人经常感觉自己头晕,有的是整天晕,有的是突然晕几下。有的人甚至感觉头痛。
胃口不好:这里面包括有各种脾胃问题,比如胃胀胃痛等等,因为肝木横逆克脾土,所以,脾胃问题,多数与情绪有关。
心烦:肝气不舒之人,心中烦躁,容易发火,也容易生闷气。
容易呕逆:总是感觉胃气往上返,要么呕吐,要么嗳气,打嗝,甚至返酸水,这都是肝木横逆克脾土,导致胃气上逆的原因。
胸闷:感觉胸闷,甚至心悸,被诊断出有心脏问题。我觉得心脏有问题的人,只要舌型是尖尖的,应该先疏肝理气,这样心脏问题会被化解掉。
肋骨胀痛:肋骨里面有的部位总有胀痛的感觉。
失眠多梦:失眠的人里面,我觉得主因一个是血虚,另外一个就是肝气不舒、压力大。多梦也是有肝火的表现,这样的人每夜都是连绵不断的梦,这与肝气不舒有关的。
敏感:喜欢叹气,情绪敏感。
四肢手脚冰冷:手脚冰冷有几种原因,有阳虚,有血虚,有瘀血,有肝气不舒。其中肝气不舒导致的四肢冰冷,最具有迷惑性。只要手脚冰凉,同时符合前面的症状,就要考虑是否肝气不舒。
以上是肝气不舒的症状,如果舌型是尖尖的,这些症状里面,只要有一两条符合,基本上就可以推断是肝气不舒的。
而实际上,即使不看这些症状,自己的心情是否舒畅,自己是最清楚的了,自己遇到过什么事情,有什么不开心,没人能更了解自己了。
所以我总说,真正的肝气不舒的诊断标准,在您自己的心里。
这个时候,我再次推荐疏肝理气的泡脚方:
柴胡6克、黄芩6克、法半夏6克、党参6克、炙甘草6克、茯苓30克、桂枝3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郁金6克、远志6克、香附6克、石菖蒲6克、丹皮6克、炒栀子6克、生姜3片,大枣两枚掰开。
舌红苔薄加生地六克,茯苓减为九克。
此方熬水四十分钟,药汁分成两份,分别兑入温水泡脚,早一份,晚上一份。每次泡二十分钟,一天一副。
一般情况下,泡一两周的时间,会令肝气不舒得到缓解的。最主要的变化,应该是睡眠质量得到改善,身体会变得松弛,焦虑状态得到缓解。
疏理肝气的中医思路还有很多,以后慢慢给大家介绍更多的方式。
但是,这个方子毕竟是药方,所以不要连续几个月地泡脚,在开这个方子的同时,我一般会提出更多的调理思路:
体育运动:情绪不佳之人,参加体育运动是很好的疏解方式。
旅游:如果能经常旅游,可以让自己脱离原来的环境,换个角度看问题。
唱歌:这是我一直推荐的方式,唱快乐的歌曲,有助于调理情绪。
宗教信仰:这是一个特殊的调节方式,但是,宗教的智慧,确实会令人放下很多纠结,释放内心的压力。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这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