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慈禧妙用】拍拍这个地方,多种妇科疾病一扫光

  妇科病是女性朋友们比较烦的一件事,下面我们就教大家拍打一个地方,就能将多种妇科疾病一扫光,是什么神奇方法能有这么全面的功效呢?一起来看看吧。

  它就是我们古老的中医的方法——拍打带脉,该法在古代的宫廷很盛行,稍微有心人只要翻看《慈禧轶事》174页就能看到,慈禧每天午休之前都侧着身子让宫女或太监帮她拍拍腰,而带脉就在腰部,慈禧为什么喜欢这样做?

  原来她在68岁时她患上一种严重的便秘,太医给她开了一副中药,慈禧嫌中药太苦而没有服用,后来一位精通道家养生术的太医教她一个方法解决了太后的便秘,这个方法就是拍打带脉,拍打带脉不仅很快治好了太后的便秘,而且还消除了她腹部的赘肉,经过从古自今许多人的实践,拍打带脉不论是对减肥排毒美容,还是妇科病都有良效。

  有些人拍打带脉几天后就开拉肚子排毒了,有的痘痘不知不觉不见了,非常神奇,目前一些养生书都喜爱用敲带脉这个词,其实拍带脉比敲带脉更科学健康。

  拍打时先轻拍后深拍,两者不可或缺,紧密结合,因为轻拍可以生血,深拍能够活血,拍打之前如果配合开四关或开三筋效果更神奇。该法可以自我治疗,方法很简单,躺在床上,然后用手拍打自己的左右的腰部带脉,次数不限,一般以80—100次为宜,不必刻意。

  带脉在哪里?

  带脉无本经直属穴,与足少阳胆经有3个单交会穴。

  本经循行路线:带脉出自季胁部,交会于足少阳胆经的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围绕腰腹部一周。足少阴肾经向上行至腘中,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会,再向上行至肾,当第十四椎处(两旁肾俞穴)分出者,属带脉。

  本经所主病候:腹胀,腰软,下肢痿弱,带下,阳痿,遗精,癫痫等。

  本经主治病证:中风,手足不举,肢体麻木、拘挛,发热,头痛,项肿连腮,眼目赤痛,齿痛,咽肿,头晕目眩,耳聋,皮肤搔痒,筋脉不舒,腿痛,胁肋疼痛等。

  带脉穴(足少阳胆经穴;足少阳胆经、带脉交会穴)位置:侧腹部,章门穴下展1.8寸,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交点处。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疝气,腰、胁痛,腹痛。

  五枢穴(足少阳胆经穴;足少阳胆经、带脉交会穴)位置:侧腹部,髂前上棘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

  主治:阴挺,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疝气,少腹痛,便秘,腰、胯痛。

  维道穴(足少阳胆经穴;足少阳胆经、带脉交会穴)位置:侧腹部,髂前上棘前下方,五枢穴前下0.5寸处。

  主治:腰、胯痛,少腹痛,阴挺,疝气,带下,月经不调,水肿。

  如果有被妇科病困扰的女性朋友们不妨试着拍打一下,会有惊奇的效果哦。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