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是一种具有特定病机、证候类型变化较多的疾病。一般以肾虚为主,或偏阴虚,或偏阳虚,或阴阳两虚,常累及心、肝、脾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于中医“绝经前后诸证”、“脏躁”等范畴。
临床表现常见为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心悸失眠或抑郁健忘、浮肿便溏、皮肤感觉异常、头晕、腰酸等。
病因病机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妇人七七,肾气渐衰,天癸将竭,故本病以肾虚为本。肾的阴阳平衡失调,影响到心、肝、脾脏。心、肝、脾脏失和又可导致痰浊、脂膜、血瘀、郁火等病变形成围绝经期复杂和顽固的状态。
肾虚是围绝经综合征之本,肾阴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偏亢,不能下交于肾,心肾不交,阴阳紊乱而诱发。肝阴虚则导致气血失和,血海空虚,从而导致天癸竭。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成形始于精,养形在水谷。脾虚、肾虚是逐渐加重且相互影响的病理过程,脾虚失运化,气血生化不足,机体失去充养而加重围绝经期的症状。
中医治疗
1)肝肾阴虚型:治宜滋肾平肝、育阴潜阳。
2)心肾不交型:治宜滋阴降火、清心安神。
3)脾肾阳虚型:治宜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4)阴阳两虚型:治宜平衡阴阳、调和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