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一吃补药就上火的人该怎么办?罗医师有妙招

  现在已经进入冬季了,传统上,国人认为此时是可以进补的,而且,现在大家的生活都比较劳累,很多朋友觉得自己的身体是亏虚的,所以,有很多朋友就自己开始吃点补药,可是,问题马上就来了,吃了补药,有立刻就咽喉肿痛的,有的牙痛了,有的脸上长包了,大家开始非常困惑:为何我一吃补药就上火呢?

  所以,有很多朋友问我这个问题,我想,更多的不认识我的朋友也会有此疑虑的吧,所以,我写下来,希望更多的朋友看到。

  1、您的身体根本就不虚啊!

  大家一看,估计会笑:这也是原因?您还别笑,真的有很多人如此的。现在很多人,其实身体并不是虚的,比如偶尔的劳累,休息一下就可以了。有的人工作紧张些,经常睡眠不够,觉得身体不舒服,其实,此时身体缺乏的是睡觉,此情此景,各位朋友,睡觉就是大补啊!可是,有很多白领,一方面继续加班,减少睡觉,一方面靠补药来“提神”,我觉得这是把方向搞错了。

  我还见过,身体本来不虚,其实只要放松压力,参加运动,就已经很好了,可是,这些朋友却坚信自己身体虚,要去开膏方滋补,结果,膏方里面的各种参茸虫草补下去,补得七荤八素,整天头晕晕的,这就是把方向弄错了。

  2、您把方向补反了!

  这个原因导致的问题,是比较多的。因为很多朋友服用补药,不是医生介绍的,也不是自己学习中医知识,分析得来的,而是“听人说”的。别人说最近什么好,那我也吃!这样,会把方向搞反的,比如,阳虚的体质,命门之火不足,身体怕冷,听说最近铁皮枫斗特别流行,办公室的人都在吃,于是我也吃,这个铁皮枫斗就是石斛,是滋阴润燥的,是凉的药物,结果越吃越凉;还有的人,阴虚有虚热,但是,最近听说,大家都在服用高丽参“调调气”,尤其是一些时髦的朋友,从韩国旅游回来就买了好多高丽参,于是开始吃,结果,一吃就上火了,为什么?因为人参是温热的药物,您又阴虚有热,这是火上浇油啦!

  但是,两者相比较起来,前面那个越补越凉的,是比较可怕的,因为它的后果不容易暴露出来,不易被察觉,容易误补很久,甚至一直都不会发现身体为何越来越不好,我也每天滋补啊?铁皮枫斗都坚持滋补两年了,怎么还是补不过来呢?而后面这个危害没有,一旦上火了,自己立刻就察觉了,所以,有时上火也是身体的一个警报信号呢!

  3、肝气不舒,气郁不行,却盲目进补。有很多女性朋友,一吃什么补血的方子,就会上火,脸上就会起疙瘩,或者会牙痛、咽喉痛等。为何会如此呢?等到看到她们的舌象,就会发现,原来都是肝气不舒的气郁体质。因为女性的情绪比较敏感,所以情绪对女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女性的身体调理中,要特别重视肝气不舒的因素。当肝气不舒的时候,气郁不能通行,经络是不通畅的,此时,如果不恰当地滋补,则会导致壅滞,这样就会上火的。我举个例子,好比有一条河流,它的中段是被淤泥堵满了,水流不过去了,结果您却要在上游防水,那壅滞的河道,一定会洪水泛滥的啊。所以,遇到这样的女性,比如即使应该养血补血,我也会让她们同时用我的舒理肝气的方子泡脚,或者用这个方子先泡脚几天,疏肝行气,这样,补进去的“养分”,才能被很好地吸收,就不至于为患增火了。

  4、有痰湿在里面堵着。现在有湿气的人非常多,而吃的肥甘厚味,又会导致痰湿壅滞,这些都是阻塞经络通道的废物,是障碍物,这样的人,舌苔厚腻,气机也会壅滞,所以,此时往里面进补,补阳气,还可能对身体的恢复有些好处,但是那也是要增加化痰祛湿行气的药物的,而阳气足了,痰湿会去掉。如果此时补阴补血了,则会出现明显的上火的症状。

  所以,有的女性朋友,自己反应说一吃阿胶这样的养血的滋补品,就会明显地上火,我一看她的舌头,舌苔厚腻,舌苔满布,这是痰湿重的表现,这样的体质,吃了阿胶这样的补品,当然会上火的啦,这个道理,和前面的气郁的情况是比较类似的。

  5、有瘀血存在,气血也是壅滞的。这是一个大家不容易重视的问题,就是瘀血的存在。很多朋友从来不会看自己的舌下静脉如何,是否又黑又粗,结果也几乎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是有瘀血存在的。当身体有瘀血的时候,经络自然也是不通畅的,此时进补,无论补阴补阳,都会引起问题,中医管这种做法叫“呆补”,所以,在进补的同时,应该加以疏通,这样,疏通的效果会更好,因为有补药在助力,而这样滋补,才能够滋补进去。

  特别提示

  上述我写的,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在滋补的过程中上火的原因,其中后三条,都是有什么障碍物的阻挡,无法正常进补引起的上火。当然,人体非常奇妙,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具体分析了。一般,在中医给大家调理身体的时候,如果需要用补法,基本上是会考虑到这些情况的,所以方子里面往往有疏通的药物。但是,有时候老百姓自己进补,则往往容易犯这些错误,我写出来,为的是提醒大家。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事情,是我需要提一下的,就是有的时候,思路都正常了,可是在进补的时候,还是会上火,这种情况,往往是身体的一种正常的调适反应,有的人管这种情况叫“排病反应”,比如,身体有些邪气,潜藏在里面,一滋补,正气来复了,身体开始抵抗,希望把外邪驱除出去,结果,就有反应了。比如很久不感冒的人,一补正气,开始感冒了,咽喉疼痛了,其实,这往往是好事儿,借这次机会,外邪被彻底清除了,身体才能正常。

  这种情况,如果自己判断不了,可以请中医分析,在没有前面我讲过的那几条问题的情况下,思路也没有问题,那么,如果仍然上火,是可以坚持的,让身体彻底恢复。在上火那几天,可以稍微停一下,然后,再坚持服用,这样有节奏地调理,是会让身体越来越好的。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这样的知识,就是很多朋友,一吃补药,居然就会上火,原因给大家基本分析了一下,于是朋友们纷纷问,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罗博士不能总是不讲解决方法啊!其实,解决方法我已经讲过好多了,估计是有些朋友没有认真看,又有些是新来的朋友,所以,我再讲一遍。

  首先,第一个问题,如果一滋补就上火,是否我们就不滋补了?这么想,是错误的,其实,现代社会,因为大家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太劳累了,所以,多数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虚损,所以,我认为,需要滋补的人太多了,甚至是非常多的多数,只要把那些障碍去掉了,正常进补,身体会得到很大的改观的。

  比如,我所见到的女性,有相当比例的人是血虚的,这是因为过于劳累的原因导致的,身体因此而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脸色差,睡眠差,甚至失眠,精力不足,容易疲劳,心悸,冬天手脚冰冷,便秘,月经前头晕头痛,月经量少等等,这样的女性,去医院往往体检不出来什么,可是身体却一直状态不佳。这都是血虚导致的,她们最需要的,就是滋补了,所以,我一直在推荐女性朋友服用玉灵膏。对于这样的女性,如果把血虚滋补过来,身体会彻底改观的,生活质量,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扭转。

  再比如,江南人喜欢吃膏方,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我确实看到过很多人常年坚持,结果老年人身体非常好的,你看人家七十多岁一头乌发,就知道滋补的力量了。

  所以,现代社会,大家如此疲惫,我觉得滋补是可以帮助大家,提升健康状态的。

  那么,在滋补中,遇到我讲的那些问题,该怎么办呢?

  有的朋友问,那就停止滋补吗?不是的,我们可以清除障碍,再行滋补,这样,其实身体的几个问题都会得到解决的。

  No.1肝气不舒的泡脚方法当您肝气不舒,甚至肝火很旺的时候,滋补是容易上火的,因为身体里面,气机郁滞着呢。

  那么,此时该怎么办呢?

  此时可以用泡脚的方法,我不嫌啰嗦地再给大家写一遍吧。

  如果,舌头的形状是尖尖的,舌头的边尖很红,没有舌苔,或者舌苔很厚。

  舌象如下——

  再有:口苦、口干、头晕、头痛,胃胀,有恶心的感觉,甚至呕吐,心里烦躁,胸闷,甚至心悸,肋骨里面有胀痛的地方,失眠多梦。如果这些症状里面,有三条以上与舌像吻合,则可以使用这个泡脚的方子,这个方子专门疏肝理气,尤其对肝气不舒引起的失眠效果较好。只是孕妇忌用。

  方子:柴胡六克、黄芩六克、法半夏六克、党参六克、炙甘草六克、桂枝六克、茯苓三十克、煅龙骨三十克、煅牡蛎三十克、郁金六克、远志六克、香附六克、石菖蒲六克、丹皮六克、炒栀子六克。如果舌头无苔,则加生地九克、白芍九克。

  这个方子,熬水四十分钟,药汁分成两份,早晚各用一份,兑入温水,泡脚,水温不必太热,水量淹过脚踝即可,每天泡两次,每次二十分钟。

  下面要讲到重点了,有朋友问:如果我又肝气不舒,又有痰湿,又有瘀血,又血虚,怎么办呢?

  我的回答,应该去找中医调理。

  如果自己辅助调理,顺序是:无论如何,先梳理肝气,因为这是根本,我所见到的人,甚至多数问题是肝气不舒引起的。

  所以,先梳理肝气,然后痰湿自己可能就化掉了,或者更容易化掉。

  梳理完肝气,再化痰湿。

  化瘀血的方法随时可以加入,不在这个顺序里面。

  一般情况下,如果此人肝气不舒,同时需要滋补,我会请他先用此方泡脚三天,然后,在泡脚的同时,再开始滋补,每天泡脚和滋补同时进行,这样一两周以后,撤掉泡脚的方子,单独滋补即可。

  但是大家要记住,梳理肝气,我的方子只是辅助的,真正的方法,是大家要相通放下,自己调畅情绪,如果有时间,听我公众号“大伦书院”的《道德经》讲解也好,那也是养心的药。

  No.2痰湿重怎么办?该怎么滋补?痰湿重的原因很多,比如,肝气不舒会导致气机郁滞,结果痰湿凝聚,所以,如果遇到舌头是尖尖的人,舌苔厚腻,痰湿重的,先梳理肝气,气机流通了,痰湿自己会化掉的。

  还有其他原因引起的痰湿重,则要分清痰和湿,用不同的方法调理一下,然后再滋补,效果更好了。

  湿气重的人,舌苔满布,但是不是厚腻的,舌边有很多齿痕,舌体胖大。

  舌图如下——

  去除湿气,可以用增加运动,多晒太阳,不吃寒凉等方式来改变自己。

  藿香六克(后下)、佩兰六克(后下)、杏仁九克(捣,后下)、白蔻仁六克(捣,后下)、薏苡仁三十克、茯苓三十克、猪苓九克、桂枝六克、泽泻三克、白术九克、法半夏六克。

  先把没有标注“后下”的熬水,熬半个小时以后,再下入标注有“后下”字样的药物,五分钟以后闭火。药汁兑入温水泡脚。

  这个方法可以坚持使用一周左右,当舌苔开始变薄的时候,说明湿气正在去掉,然后再开始滋补,则应该就不会因为水湿的问题而上火了。

  那么,痰重之人,该怎么办呢?

  潜意识点穴公众号提示对于这样体质的人,网友们可以参考潜意识点穴公众号11月29日发送的文章:《一动就出汗的人,是痰湿重,该怎么办?》,里面有具体的调理方法。现在我再介绍一下调理的次序,如果有肝气不舒,则先调理肝气不舒,然后,如果有痰湿,则调理痰湿。

  当然,如果有医生给您调理,医生可能会运用更灵活的节奏和次序来调理,如果是自己养生滋补,则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进行的。

  No.3如果有淤血该怎么办呢?瘀血这个东西,在很多人的身体里面都有,而它也是各种体质失调过后的产物,比如,气虚、阳虚受寒、肝气郁结、痰湿阻碍气机,都会有瘀血,所以,一般情况下,中医在给患者开方子的时候,如果发现患者有瘀血,会随手在方子里面加入活血化瘀的药物,这样在调理其他问题的同时,也就连瘀血都一起调理了。

  所以,瘀血的调理,不在前面我讲过的这个顺序里面,如果发现有瘀血,可以在滋补的同时,配合活血化瘀的方法,一起使用,这样,疏通经络,则滋补的效果更好,而有滋补的力量帮助,则化瘀的力量也增加了很多。

  比如,我自己讲课多,有时候需要补补中气,在吃点补中益气丸的时候,我也会配合一点三七粉,我的体会是补的效果更佳。

  怎么样,这样讲,大家就清楚很多了吧?昨天看到有朋友留言,说我看完都晕了,怎么这么多复杂的因素啊?

  您真的觉得乱吗?其实中医是多么的简单啊,西医有那么多的疾病,仅仅皮肤病的名称,就有几千个,而中医内科的调理,就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这四个虚,然后,阻碍经络运行障碍,大致只有瘀血、痰湿、气郁这三个,我们大致用这七个(有的老师把痰湿分开)类型,就这么几个问题,对应西医成千上万的病名,您觉得中医复杂吗?这叫以简驭繁啊。

  有的朋友会说:“还是太复杂了,七个我怎么都记不住啊。”

  我觉得,那您就要认真学习了,其实,我们得病的时候,那么多的“造”,那么多的“做”,各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成年累月的妄作妄为,您都不嫌麻烦,让您就学习几种体质,您就觉得麻烦了,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啊。汗!您出门千万别说是我的粉丝啊!

  实际上,我讲的这些方法,都在帮助大家清除滋补的障碍,如果大家明白里面的道理,然后再滋补,让身体有个彻底的改观,走上健康之路,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