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拔罐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人会利用拔罐的方法进行制定,大家需要注意操作方法,而且要注意一些拔罐的事项。平时大家需要注意合理的进行保健,而且在生活。大家需要注意全面地进行调解,必须要注意自身健康,那么,拔罐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一、分清体质。按体质拔罐进行补泻,否则会适得其反。

  二、注意身体状况。有心脏病,严重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血液性疾病,皮肤过敏,浮肿,水肿,血压过高,有血液疾患及有出血倾向者,患皮肤病以及孕妇、经期,还有过饱、过渴、过饥、醉酒时都不适宜拔罐。

  三、有些部位不宜拔。肚脐、心前区,皮肤细嫩处、破损处、静脉曲张部位、瘢痕处,乳头、骨头突出处均不宜拔。拔罐旧痕未消退前,最好也别拔。

  四、拔罐后不可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被“伤害”的状态,敏感脆弱,此时洗澡非常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等,建议等上两三个小时。

  五、拔罐时应注意保暖,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

  六、根据病情拔罐,一般为轮流取穴,一次不宜过多。局部瘀血尚未消退时,不应再于原部位重复拔罐。

  七、拔罐时间应根据年龄、体质、性别及病情轻重缓急而定留罐时间,一般拔罐时间为10~15分钟,大罐吸拔力强,可适当缩短时间,否则可能会起疱。一般病情轻或有感觉障碍(如下肢麻木者),拔罐时间要短。病情重、病程长、病灶深及疼痛较剧者,拔罐时间可稍长,吸附力稍大。

  八、拔罐后不慎起疱,应及时涂烫伤膏,或去医院处理。

  九、拔罐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等症状,甚至血压下降、呼吸因难、脉微细无力等晕罐情况,应及时取下罐具,将患者仰卧位平放,注意保暖。轻者可给予少量温开水或糖水,即可迅速缓解并恢复正常;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中冲等穴或艾灸百会、中极、关元、涌泉等穴,一般可很快缓解并恢复正常,或马上送医院处理。

  还容易造成患者出现皮肤损伤,大家需要注意注意上述的这些问题,需要注意些调理方法,要注意合理地进行保健。在拔罐之后要注意避免受凉,不要立刻洗澡,这样会造成身体受到影响,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身体的保健,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调理方式,全面的进行调养,这样对身体才有好处。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