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头痛让你心烦意乱 针灸分型治疗效果好

  中医认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瘀滞不行,或产生逆乱,或气机升降失常等气血运行障碍的病理改变,就会引起疼痛,即“不通则痛”的病机。针灸治疗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和温煦起到疏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改善病变部位的气血运行状态,从而改善病痛处营养状态,恢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即经络通畅,脏腑恢复相对阴阳平衡。中医对头痛分类很多,主要包括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

  一、外感头痛

  症状:头痛连及项背,遇风寒加重,兼见恶风恶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者为风寒头痛。头痛而胀,兼见面红而赤,发热,口渴欲饮,目赤齿痛,舌苔黄,脉浮数者,为风热头痛。若头痛身重,肢体倦怠,舌苔白腻,脉濡者,为风湿头痛。

  治法:祛风通络、止痛。

  主穴:百会、风池、太阳、列缺。

  风寒头痛者,加风门。风热头痛者,配大椎、曲池。风湿头痛者,加阴陵泉、丰隆。

  操作:毫针泻法。风门拔罐或艾灸,大椎点刺出血。

  方义:百会、太阳可疏导头部经气。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功长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列缺为肺经络穴,可宣肺解表,祛风通络。

  二、内伤头痛

  主要症状:有肝阳上亢、痰浊头痛、瘀血头痛、血虚头痛、肾虚头痛等不同类型。总以虚实之分。

  1、实证

  症状:肝阳上亢者,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兼见肋痛,面红口苦,舌苔博黄,脉弦有力。痰浊头痛者,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瘀血头痛者,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外伤史。舌质紫,舌苔博白,脉细或细涩。

  治法:疏通经络,清利头目。

  主穴:百会、头维、风池。

  配穴: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者,太阳、阴陵泉、丰隆。瘀血头痛者,加阿是穴、血海、膈腧、内关。

  操作:毫针泻法。

  方义:百会、头维疏通头部经络气血。风池活血通经,清利头目,调和气血。

  2、虚证

  症状:肾虚头痛常感空痛,伴眩晕耳鸣。血虚头痛常头痛隐隐、连绵,伴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等。

  治法:疏通经络,滋养脑髓。以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百会、足三里、风池。

  配穴:血虚头痛者,加三阴交、肝俞、脾俞。肾虚头痛者,加肾俞、太溪、悬钟。操作:风池用平补平泻。余穴均用补法。

  方义:百会疏调气血以养脑髓。风池活血通经,调和气血。足三里补益气血,滋养脑髓。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