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一直有煮汤喝汤的习惯,尤其是秋季正是进补的时节,各种养生汤就更为盛行。但是,滋补养生汤虽好,食用时也有讲究。一旦不注意,养生效果达不到反而还会损害身体。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喝汤有哪些注意事项:
秋冬喝汤4大注意喝汤生汤不伤身
1、太烫易损伤食道
一般,我们在喝汤时都会说“趁热喝”。但是烫的可的喝吗?理论上来说,喝汤是不可以太汤的。常吃烫食的人,患口腔癌、食道癌等上消化道癌症的风险将会增高。因为口腔、食道等上消化道黏膜十分柔嫩,承受不了过高的温度。如果长期食用烫食,黏膜一直处在损伤阶段,就会诱发黏膜的癌前病变。一般喝汤的温度不要超过60°C。
2、久熬嘌呤高
南方人爱喝老火汤,广东人居多,特别是煮骨头汤,熬上2-3小时是很正常的事情。事实上,熬太久对口味的提升十分有限,但嘌呤含量却会增加,并因此增加痛风风险。熬汤最长时间不要超过1.5小时,如果怕汤料味道出不来可以采用高压锅、砂锅等的器皿内熬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熬出口感相对较好的汤水。
3、太咸升血压
熬汤时不可放入太多的盐,盐多不仅会影响口味,还很可能因此导致了血压的上升,使脑卒中、心脏病及肾病风险增加。
4、树脂碗也怕高温
树脂碗近几年很流行,不容易摔坏。它虽然号称耐高温,但当温度超过70℃时,树脂碗就会有部分三聚氰胺溶于食物中,虽然溶出的三聚氰胺并未超标,但长期用这种碗喝汤,有可能对身体造成潜在影响。
建议多用陶瓷餐具盛汤,煲汤时也尽量用砂锅等器皿。
通过以上介绍,您是否对喝汤的注意事项有了了解?这几个注意事项在喝汤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养生汤补身不成反伤身,那可就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