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时不时叹气不是累,是身体“有病”

 叹气,即叹息,中医称善太息,是指患者自觉胸中憋闷,每以长声嘘气为舒的一种症状。叹气与“嗳气”不同。嗳气是指胃气上逆,戛然有声的表现;叹气则是气机郁滞不利,而得长叹为快的症状。所以叹气其实是自身寻求气机舒畅的一种本能反应。

  文章导航

  七款可以补肾益气的药膳

  夏季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湿气重不重?

  练太极拳能调节气血太极拳八字要诀简释

  中医教你从出汗部位看身体哪里虚鼻头出汗多是肺气虚

  唐梁医生介绍,叹气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肝郁”。由于情志所伤,所欲不遂,或强烈精神刺激,肝气郁滞,失其条达,胸中气机不利,每欲叹息则胸宇得舒。常见的症状有:胸闷不舒,长嘘叹气,胁肋胀满,神情漠然,纳少,口苦眩晕,苔白,脉弦。

  对于这种情况,按摩太冲、膻中、内关等穴位可以宽胸理气。泡服佛手、玫瑰花、绿萼梅、茉莉花、薄荷、香附等也可理气,或选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以疏肝理气解郁。

  第二种叹气是因为“气虚”。由于劳伤过度,或久病失养,而致气虚宗气不展,欲得叹息而后快。常见症状有:常欲叹息,气短自汗,倦怠乏力,纳少,舌质淡,舌体胖,苔白,脉细。这种情况下,按摩百会、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可以补气提气。也可以泡服黄芪、西洋参、大枣等补气之品,或用补中益气丸、保元汤。

  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志、肝主谋略、胆主决断,此三脏出现阳虚、气虚,是“郁证”易发的体质因素。可以说,无故唉声叹气的人,属于“抑郁体质”,本身就容易胡思乱想,稍有诱因就会心情压抑。同时还会伴有失眠健忘、兴趣缺乏、头昏易惊、善悲易哭、倦怠乏力、心悸怔忡等表现。

  唐梁医生建议,常叹气的人可以做些调息的锻炼。比如:瑜伽、气功等。保持气机的顺畅则经络无所郁滞,五脏功能正常,则人百病不生。

  另外,呼吸生理学研究发现,当人吸足气时,由于肺的扩张,可反射性地导致吸气中枢出现抑制,因此,接踵而来的便是呼气动作。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已处于扩张状态下的肺能短暂地刺激吸气中枢,产生一两次抽泣样的深吸气,继而自然要引起长出气(叹气)了。

  其实长叹气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长吁短叹可以使体内横膈上升,促进肺部排尽浊气,增加肺活量,增加血液的含氧量,加快血液循环,使身体处于松弛状态,使大脑兴奋和抑制状况趋于协调,可消除悲伤痛苦、紧张焦虑以及精神压抑感,从而有益于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和稳定,使机体脏腑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有人观察到,长叹气动作若发生于婴儿,会有利于肺的膨胀和发育。假如成年人在平静地呼吸一段时间后,情不自禁地出现一两次长叹气,会对肺气体交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另外经观察还发现,常坐着工作的人,易间断发生长叹气现象,尤其在进行一段全神贯注的脑力劳动之后,这种情况更多见。

  这是由于坐姿和精力高度集中,造成相对性的换气不足所致,而这种叹气往往是不由自主的。也有些人因思虑过度或心中闷闷不乐而频繁地出现自发性长叹气,同时多伴胸前似有重物压迫感,但只要经过几下长叹气之后,憋气现象便会缓解许多。

  叹气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危害如下:1长期叹气,逐渐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会使人变得不乐观。2让周围的人认为你心里长期有疑虑。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