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五谷,五脏食疗好食材

  人们常说的五谷,指小米、大米、小麦、大豆和高粱。研究表明,五谷杂粮可养五脏。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补一脏”的说法。其中小米可养脾、大豆可养肾等。中医认为,五谷不仅可以裹腹,还是五脏食疗养生的好食材。

  1.小米重养脾

  小米是五谷之首,常食能补脾益胃。小米对脾虚体弱的人而言,可谓是进补的上品,补益气、延年益寿。

  做法:熬一锅小米粥,用汤匙撇出小米粥上层的精华——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养脾胃的疗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2.大米重润肺

  大米涵盖稻米、紫米等,在出现肺热、咳嗽等症状时,具有很好的滋阴润肺的作用。

  做法:用小火熬制大米粥,直至米汤浓稠,只喝米汤不吃米粒,随时可服用。

  3.小麦重养心

  小麦被称为“五谷之贵”。中医认为它能养心安神、除烦去燥。对消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自汗盗汗以及烦躁情绪有食疗作用。

  做法:取带皮的全小麦熬粥,或买一些浮小麦熬水,每天早中晚服用。

  4.大豆重养肾

  大豆中的黑豆被称为“肾之谷”,中医认为它具有补肾强身、解毒、润肤的功效,对肾虚、浮肿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做法:泡发后打制成豆浆,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5.高粱重养肝

  高粱和大豆都属于杂粮,是五谷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养肝益胃、收敛止泻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泻的人,持续吃一段时间后,会有良好的功效。

  做法:把高粱米加工成面粉后炒熟,用开水调成稀糊每天早晚饭前服用。

  五谷之中,又以小米的功效最好。“社稷”这个词,其中“社”代表的是土神,而“稷”代表的是谷神。在靠天吃饭的古代,五谷丰登无疑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础,所以古代的君王每年都会祭拜土神“社”和谷神“稷”,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代指。《说文解字》对“稷”的解释是:“稷,窬也,五谷之长。”

  古人认为“稷”就是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小米。他们认为五谷中以小米的营养为最高,因此便用它来供奉上天。

  妇女在生下小孩之后气血会很虚,这时有经验的长辈就会给她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她的身体很快就能调养过来,就是因为小米对脾胃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脾胃又可生化气血,气血足了,身体自然就好。

  而现代人往往大鱼大肉,各种营养品统统派上阵,但效果却未必好。如:产妇刚生产完不久,家人就给她喝浓汤进补,结果会导致肠胃胀气,还影响到母乳的分泌。若喝一碗小米粥反而是最安全的。中医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迹。”穷人家生病后身体虚弱,但又买不起人参,就用米汤代参汤来服用,每次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小米汤有“代参汤”的美誉。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