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古代女子美容,睡觉要大量的擦粉

  在往昔生活中,女性在夜晚就寝前所做的美容保养功课是一点也不马虎的。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女性,在临睡前都是要上一层薄妆,然后就带着这妆容过夜,而夜晚的薄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就是向面上、身上擦涂营养型妆粉。《宫女谈往录》一书记载晚清宫女对宫中生活的回忆,就道是:“我们白天脸上只是轻轻地敷一层粉,为了保养皮肤。但是晚上临睡觉前,要大量的擦粉,不仅仅是脸,而且脖子、前胸、手和臂要尽量多擦,为了培养皮肤的白嫩细腻。”经过一夜休息,临睡前所上的“薄妆”,到天明起床的时候,就成了“残妆”,涂在脸上的白粉难以保全,掉落不少。在唐代诗人王建《宫词》中就曾出现这样的形象:“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

  对于古代人使用的化妆品,人们可能更熟悉铅粉。其实很奇特的,自汉至宋,广泛流行的美容习惯,是仅仅在白天化妆时使用铅粉,夜间的营养粉则使用各种其他材料。或许在明代以前铅粉生产技术水平有限,这种重要化妆品的生产规模小,生产能力低,因此价格昂贵;另外,铅粉含有轻微的铅毒,长期使用对人体有害,会让肤色发黑:“揸妇人颊,能使本色转青。”(《天工开物》)人们认识到这一点,于是,便在自然界中寻找各种不需成本、同时又具有营养或治疗功效的原料,制成铅粉的替代品,用于夜间的皮肤修护与保养。益母草灰正是被开发出来的这样一种营养妆粉,宋人还为之起了一个特别诗意的名字——“玉女粉”,显然是相信此种粉能让女性容光焕发,玉颜长驻。据明代的《普济方》记载,用益母草反复煅烧而成的“玉女粉”,其洁白细腻的程度足以与铅粉相比,其角色便是“夜卧时,如粉涂之”。在元人编纂的生活百科全书《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玉女粉”更是被发展为成分丰富的“夜容膏”:将白茯苓、白牵牛、黑牵牛、白芷、白丁香、白蔹、白芨、蜜陀僧、白檀、鹰条的细末与益母草灰拌合在一起,用鸡蛋清调成丸,在阴凉处晾干。上夜妆的时候,则是把“夜容膏”丸用唾液调湿,据说,对于美容具有“神功”。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