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中医望诊——舌诊的原理

  舌为肌性器官,有黏膜和舌肌组成,它附着于口腔底部、下颌骨、舌骨,呈扁平而长形。其主要功能是辨别滋味,调节声音,拌合食物,协助吞咽。舌由肌肉、血脉和经络所构成,三者都与脏腑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舌可反应心、神的病变

  1.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因心主血脉,而舌的脉络丰富,心血上荣于舌,故人体气血运行情况,克反映舌质的颜色上。

  2.心主神明,舌体的运动又受心神的支配,因而舌体运动是否灵活自如,语言是否清晰,与神志密切相关。故舌可反映心、神的病变。

  二、舌可反映脾胃的功能状态

  舌为脾之外候,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舌居口中司味觉。舌苔是禀胃气而生,与脾胃运化功能相应,故舌可反映脾胃的功能状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舌象亦是全身营养和代谢功能的反映,代表了全身气血津液的盛衰。

  三、舌可反映其他脏腑的病变

  1.肝藏血、主筋,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2.肾藏精,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

  3.足太阳膀胱经经筋结于舌本。

  4.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5.其他脏腑组织,由经络沟通,也直接、间接与舌产生联系,因此,脏腑的病变亦必然通过经络气血的变化而反映于舌。

  四、脏腑的病变反映于舌,具有一定的规律

  1.舌质多候五脏病变,侧重血分。

  2.舌苔多候六腑病变,侧重气分。

  3.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

  4.舌中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

  5.舌根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

  6.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

  7.另外还有“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的说法。

  五、舌可反映气血津液的盛衰

  舌为血脉丰富的肌性组织,有赖气血的濡养和津液的滋润。舌体的形质和舌色与气血的盈亏和运行状态有关。舌苔和舌体的润燥的多少有关。舌下肉阜部有唾液腺腺体的开口,中医认为唾为肾液,涎为脾液,为津液的一部分,其生成、输布离不开脏腑功能,尤其与肾、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所以通过观察舌体的润燥,可以判断体内的津液的盈亏及邪热的轻重。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