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出差了
《诗人出差了》是雎安奇执导的一部黑白纪录片,讲述了一个诗人在新疆“出差”的经历。该影片于2015年在鹿特丹影展首映,获得了许多国际性奖项。
诗人出差了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雎安奇 |
监制 | 李振华 |
剧本 | 雎安奇 |
主演 | 竖(侯献波) |
摄影 | 雎安奇 |
王康 | |
片长 | 103分钟 |
产地 | 中国 |
语言 | 官话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
情节概要
2002年的秋天,从来没有出过差的诗人决定到四千公里外的新疆出一趟差。他独自一人换乘各种交通工具,住在廉价的旅馆。途经高山、森林、湖泊、沙漠。他漫无目标的寻找着风景。白天与人攀谈;夜晚钻进旅馆邂逅妓女。不停地在风景和肉体之间穿梭。一路上一共写下了16首诗……
影片结尾是一首叫《宝石》的诗,只有一句话:我得到宝石/我看到宝石上的光。
制作
2002年9月,雎安奇带着诗人竖(侯献波)坐上火车,离开北京前往四千公里外的新疆。在条件简陋的环境下,雎安奇一人担任导演、编剧和摄影师,诗人竖扮演诗人。他们用一台DV开始了40多天的拍摄,几乎穿越了整个新疆。后来两人因为分歧不欢而散,各自回到北京。2013年6月,两人在12年后相见,雎安奇得到勇气,并开始着手对12年前的素材进行剪接与后期制作。最终于2014年8月制作完毕。
评价
全州國際電影節的评委认为该片“简单,有吸引力,精巧,结局非常感人”。
鹿特丹影展评委写道:“该电影呈现出一种失落的气氛,对这个处于转型期的国家投以哀而不伤的一瞥,提供了观照这个时代的存在主义的不可逆性的一面镜子”。
萨格勒布则评价说“这部电影充满诗意,诱人和美感。它将激情的艺术表现连同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巧妙结合”。
荣誉
年份 | 奖项 | 主题单元 | 参赛作品 | 结果 |
---|---|---|---|---|
2015 | 第43届鹿特丹影展 | 最佳亚洲电影大奖 | 《诗人出差了》 | 獲獎 |
第16届全州國際電影節 | 最高大奖(国际) | 獲獎 | ||
2016 | 第12届萨格勒布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 最佳电影(国际) | 獲獎 |
参考资料
- Noh, Jean. . Screendaily.com. 2015-05-07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0).
- Kasman, Daniel. . MUBI. 2016-04-24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 . Film Society of Lincoln Center. 2015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0).
- . Vimeo. 2014-12-30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4).
- Thomas, Natalie. . Reuters. 2015-04-28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1).
- . artnetnews.cn. 2015-04-19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简体中文).
- Won, Ho-jung. . The Korea Herald. 2015-05-10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30).
- . IFFR. 2015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0).
- . ZagrebDox. 2016-02-27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0).
本文来源:维基百科:诗人出差了
本篇内容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