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少年

蘋果少年》()是由英國藝術家邁克爾·泰勒創作的21世紀畫作。《蘋果少年》是作為魏斯·安德森2014年電影《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的道具,而創作的虛構背景故事在電影劇情中擔當重要角色。

蘋果少年
藝術家邁克爾·泰勒
年份2012
媒介布面油畫

畫作描繪了穿著文藝復興裝束的男孩手拿了一個青蘋果。為繪畫擔任模特的是演員艾德·門若()

歷史

《蘋果少年》是由英國藝術家邁克爾·泰勒()於2012年為即將上映的電影《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創作。導演魏斯·安德森聯繫泰勒,要求一幅能喚起歐洲藝術歷史當中意象的「偽造」 文藝復興時期的肖像畫。安德森積極地將自己的想法加進作品中。具體來說,他要求畫作要按照小漢斯·霍爾拜因老漢斯·霍爾拜因布龍齊諾老盧卡斯·克拉納赫以及數位佛兰芒荷蘭畫家的輪廓

這幅畫的背景故事有著相同份量的細節。在電影中,畫作是出自虛構的「小漢斯·霍爾拜因」手筆,並被稱為「捷克矯飾主義、哈布斯堡盛期文藝復興、布達佩斯新人道」風格。由於《蘋果少年》是作為電影道具,並要求可以讓演員攜帶,所以泰勒被迫在他以前用過的小型畫布上創作

在《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上映後,畫作獲得好評。《衛報》的藝術評論家喬納森·瓊斯為肖像畫寫下了一整片分析,並稱「《蘋果少年》作為藝術歷史的笑話真的是無價之寶」

參考資料

  1. Jones, Jonathan. . the Guardian. 2014-03-07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7).
  2. . www.waterhousedodd.com.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7).
  3. Eakin, Marah. . News.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7).
  4. . Observer. 2014-02-27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7).
  5. . Vice. 2014-06-13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7).

本文来源:维基百科:蘋果少年

本篇内容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