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乌龟:小岛物语
《紅烏龜:小島物語》(法語:、日语:)是荷蘭動畫師麥可·度德威特所執導;由法國影片商Why Not Productions、Wild Bunch、日本動畫室吉卜力工作室以及比利時動畫室Belvision等一同合作的動畫電影,2016年5月18日在第69屆坎城影展首映,同年6月29日在法國公開上映、9月17日在日本公開上映。
紅烏龜:小島物語 |
|
---|---|
法語版電影海報 |
|
正式譯名 | 紅烏龜:小島物語 紅海龜 |
常用譯名 | 红海龟 |
电影:紅龜 | |
導演 | 麥可·度德威特 |
編劇 | 麥可·度德威特 帕絲卡·費弘 |
音樂 | 羅蘭·培瑞茲·戴·瑪() |
製作 | Why Not Productions Wild Bunch 吉卜力工作室 Arte France Cinéma CN4 Productions Belvision |
影片發行 | Wild Bunch 東寶 威望國際 |
上映日期 | 2016年6月29日 2016年9月17日 2017年4月22日(香港國際電影節) |
影片長度 | 80分 |
其他 | 臺灣以線上影音平台方式放映 |
版权信息 | ©2016 Studio Ghibli - Wild Bunch - Why Not Productions - Arte France Cinéma - CN4 Productions - Belvision |
動漫主題-電子遊戲主題-ACG專題-模板說明 |
製作
過程
約在2006年期間;吉卜力工作室正製作由宮崎駿執導的動畫《崖上的波妞》時,Wild Bunch片商的創辦者、《無法無天》、《力挽狂瀾》等電影製片人文森·馬拉瓦爾前來拜訪吉卜力。當時宮崎駿向文森表示他個人對《父與女》這部短篇動畫很感興趣,便詢問文森可否有讓他與這部片導演麥可·度德威特見面的機會,並表示如果未來吉卜力會有製作日本海外動畫的念頭;那一定會是麥可·度德威特的作品。
之後文森前去拜訪當時住在倫敦的麥可·度德威特詢問是否有意前行時,起初麥可雖興致不高;但在文森表示也許吉卜力會願意製作麥可的作品時便答應成行。後續由麥可執導的《紅龜》則除了吉卜力外,還包含了法國的Why Not Productions、以及文森創立的Wild Bunch、或比利時的Belvision等影片商及動畫室一同協力製作。而為了製作影片;麥可·度德威特則前往日本在吉卜力工作室一帶的小金井市居住一陣子。
在《紅龜》劇情部分由麥可·度德威特與曾執導《查泰萊夫人》的導演及劇本家帕絲卡·費弘合作。而麥可·度德威特也提出希望能讓吉卜力另名導演高畑勳協助此影片製作的請求,高畑勳隨後則接任了美術方面製作人事務。
最初麥可·度德威特曾打算在影片內添加一些對白,但之後吉卜力方面人士認為若將對白全部去除將能給予人更強烈的印象;而作了更動。
過程
約在2006年期間;吉卜力工作室正製作由宮崎駿執導的動畫《崖上的波妞》時,Wild Bunch片商的創辦者、《無法無天》、《力挽狂瀾》等電影製片人文森·馬拉瓦爾前來拜訪吉卜力。當時宮崎駿向文森表示他個人對《父與女》這部短篇動畫很感興趣,便詢問文森可否有讓他與這部片導演麥可·度德威特見面的機會,並表示如果未來吉卜力會有製作日本海外動畫的念頭;那一定會是麥可·度德威特的作品。
之後文森前去拜訪當時住在倫敦的麥可·度德威特詢問是否有意前行時,起初麥可雖興致不高;但在文森表示也許吉卜力會願意製作麥可的作品時便答應成行。後續由麥可執導的《紅龜》則除了吉卜力外,還包含了法國的Why Not Productions、以及文森創立的Wild Bunch、或比利時的Belvision等影片商及動畫室一同協力製作。而為了製作影片;麥可·度德威特則前往日本在吉卜力工作室一帶的小金井市居住一陣子。
在《紅龜》劇情部分由麥可·度德威特與曾執導《查泰萊夫人》的導演及劇本家帕絲卡·費弘合作。而麥可·度德威特也提出希望能讓吉卜力另名導演高畑勳協助此影片製作的請求,高畑勳隨後則接任了美術方面製作人事務。
最初麥可·度德威特曾打算在影片內添加一些對白,但之後吉卜力方面人士認為若將對白全部去除將能給予人更強烈的印象;而作了更動。
標語
吉卜力製作人鈴木敏夫過去年輕觀賞在日本上映的希臘影片《年輕的愛神》()時;對於當時詩人谷川俊太郎替影片手冊所提供的詩篇感到印象深刻,便向谷川俊太郎提出替《紅龜》創作詩篇的請求。
之後鈴木敏夫在閱讀谷川俊太郎所完成的詩篇時,當中的字句內容不禁讓他想起保羅·高更的畫作《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並敲定將詩裡的一段話「不知從何而來、從何而去,就是所謂的生命吧?」()作為《紅龜》在日本上映時的專用廣告標語。
上映
影片的首次放映;是在2016年5月18日於第69屆坎城影展以「一種注目」方式播放,之後隔月也在安錫國際動畫影展上公開。
戲院部份是6月29日先在法國公開上映、影片的另一製作國日本則是在9月17日,其它如美洲地方則是授權給予索尼經典電影代理發行。
反應
評價
美國的《芝加哥論壇報》認為《紅龜》就像混合了《神隱少女》與《浩劫重生》的美麗動畫故事,雖然麥可·度德威特在個人首次拍攝的長篇動畫電影上沒有太革命性的技術,但優雅的敘事手法;讓此影片能比一般闔家觀賞動畫有著更好的表現。《西雅圖時報》則稱讚影片裡岸邊與海洋所呈現出的視覺表現,而片中雖然沒有回答出想表達的問題;但也不必有這個需要。多倫多大學校刊《The Varsity》表示著影片中無對白的手法可能一開始會讓人覺得沉悶,但之後出現的劇情高潮段落值得花費耐心來觀賞,而內容中幫助觀眾瞭解到生命中關於誕生、成長、愛與死亡的循環。
入圍獎項
項目 | |||||
---|---|---|---|---|---|
獎項 | 頒獎日期 | 項目 | 得主 | 結果 | |
第69屆坎城影展 | 2016年5月21日 | 一種注目特別獎 | 麥可·度德威特 | 獲獎 | |
一種注目最佳影片 | 提名 | ||||
金棕櫚獎 | 提名 | ||||
第42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 | 2016年12月4日 |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動畫片獎 | 紅龜 | 亞軍 | |
第15屆舊金山影評人協會 | 2016年12月11日 | 舊金山影評人協會最佳動畫片獎 | 獲獎 | ||
第20屆多倫多影評人協會 | 2016年12月11日 | 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動畫片 | 亞軍 | ||
第22屆評論家選擇獎 | 2016年12月11日 | 評論家選擇獎最佳動畫片 | 提名 | ||
第29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 | 2016年12月15日 |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動畫片 | 提名 | ||
第20屆線上影評人協會 | 2016年12月27日 | 線上影評人協會最佳動畫片獎 | 提名 | ||
第7屆瑪格利特獎 | 2017年2月4日 | 瑪格利特獎最佳配樂獎 | 尼爾斯·方茲(Nils Fauth)與彼得·索丹(Peter Soldan) | 提名 | |
瑪格利特獎最佳聯合出品國外影片 | 紅龜 | 獲獎 | |||
第44屆安妮獎 | 2017年2月4日 | 最佳獨立製作長篇動畫獎 | 紅龜 | 獲獎 | |
最佳動畫特效獎 | 穆魯德·奧希德(Mouloud Oussid) | 提名 | |||
最佳導演獎 | 麥可·度德威特 | 提名 | |||
最佳動畫配樂獎 | 羅蘭·培瑞茲·戴·瑪 | 提名 | |||
最佳劇本獎 | 麥可·度德威特與帕絲卡·費弘 | 提名 | |||
第21屆衛星獎 | 2017年2月19日 | 衛星獎最佳動畫片或混合媒體長片獎 | 紅龜 | 提名 | |
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 | 2017年2月26日 | 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 | 麥可·度德威特與鈴木敏夫 | 提名 | |
評價
美國的《芝加哥論壇報》認為《紅龜》就像混合了《神隱少女》與《浩劫重生》的美麗動畫故事,雖然麥可·度德威特在個人首次拍攝的長篇動畫電影上沒有太革命性的技術,但優雅的敘事手法;讓此影片能比一般闔家觀賞動畫有著更好的表現。《西雅圖時報》則稱讚影片裡岸邊與海洋所呈現出的視覺表現,而片中雖然沒有回答出想表達的問題;但也不必有這個需要。多倫多大學校刊《The Varsity》表示著影片中無對白的手法可能一開始會讓人覺得沉悶,但之後出現的劇情高潮段落值得花費耐心來觀賞,而內容中幫助觀眾瞭解到生命中關於誕生、成長、愛與死亡的循環。
入圍獎項
項目 | |||||
---|---|---|---|---|---|
獎項 | 頒獎日期 | 項目 | 得主 | 結果 | |
第69屆坎城影展 | 2016年5月21日 | 一種注目特別獎 | 麥可·度德威特 | 獲獎 | |
一種注目最佳影片 | 提名 | ||||
金棕櫚獎 | 提名 | ||||
第42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 | 2016年12月4日 |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動畫片獎 | 紅龜 | 亞軍 | |
第15屆舊金山影評人協會 | 2016年12月11日 | 舊金山影評人協會最佳動畫片獎 | 獲獎 | ||
第20屆多倫多影評人協會 | 2016年12月11日 | 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動畫片 | 亞軍 | ||
第22屆評論家選擇獎 | 2016年12月11日 | 評論家選擇獎最佳動畫片 | 提名 | ||
第29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 | 2016年12月15日 |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動畫片 | 提名 | ||
第20屆線上影評人協會 | 2016年12月27日 | 線上影評人協會最佳動畫片獎 | 提名 | ||
第7屆瑪格利特獎 | 2017年2月4日 | 瑪格利特獎最佳配樂獎 | 尼爾斯·方茲(Nils Fauth)與彼得·索丹(Peter Soldan) | 提名 | |
瑪格利特獎最佳聯合出品國外影片 | 紅龜 | 獲獎 | |||
第44屆安妮獎 | 2017年2月4日 | 最佳獨立製作長篇動畫獎 | 紅龜 | 獲獎 | |
最佳動畫特效獎 | 穆魯德·奧希德(Mouloud Oussid) | 提名 | |||
最佳導演獎 | 麥可·度德威特 | 提名 | |||
最佳動畫配樂獎 | 羅蘭·培瑞茲·戴·瑪 | 提名 | |||
最佳劇本獎 | 麥可·度德威特與帕絲卡·費弘 | 提名 | |||
第21屆衛星獎 | 2017年2月19日 | 衛星獎最佳動畫片或混合媒體長片獎 | 紅龜 | 提名 | |
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 | 2017年2月26日 | 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 | 麥可·度德威特與鈴木敏夫 | 提名 | |
參考資料
- Rebecca Ford. . . 2016年5月19日 .
- . eiga.com. 2015年12月10日 .
- . ARTE. 2014年2月18日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7月17日).
- . 朝日新聞. 2015年12月10日 .
- Melanie Goodfellow. . ScreenDaily. 2015年4月24日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5月9日).
- . Cinema Today. 2016年5月19日 .
- . Cinema Cafe. 2016年5月19日 .
- . Cinema Today. 2016年5月22日 .
- . .com. 2016年9月1日 .
- . Natalie. 2015年12月10日 .
- . Cinema Cafe. 2016年9月1日 .
- . Cinema Today. 2016年7月10日 .
- 鈴木敏夫. . . 日本: 新潮社. 2016年6月20日: 296頁. ISBN 978-410-610-674-3.
- . Natalie. 2016年4月14日 .
- Melanie Goodfellow. . Screen Daily. 2016年4月28日 .
- . Allocine. .
- Rebecca Ford. . 好萊塢報導. 2016年5月19日 .
- Michael Phillips. . 芝加哥論壇報. 2017年月2日9 .
- Moira Macdonald. . 西雅圖時報. 2017年2月14日 .
- Edgar Vargas. . The Varsity. 2017年1月29日 .
- Amid Amidi. . Cartoon Brew. 2016年5月22日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8月18日).
- .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 2016年12月4日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21日).
- Kimberly Nordyke. . 好萊塢報導. 2016年12月12日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21日).
- . 多倫多影評人協會. 2016年12月12日 .
- . 評論家選擇獎.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月12日).
- .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20日).
- . 線上影評人協會. 2016年12月27日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28日).
- .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2月10日).
- . 安妮獎. 2016年11月28日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2月14日).
- . International Press Academy.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12日).
- Kimberly Nordyke、Hilary Lewis. . 好萊塢報導. 2017年1月24日 .
- . 綜藝. 2017年1月24日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月24日).
外部連結
- 製片商之一Wild Bunch的《紅龜》介紹頁面(英文)
- 《紅龜》日語官方頁面(日語)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紅烏龜:小島物語》的资料(英文)
- 大卡通資料庫上《紅烏龜:小島物語》的資料(英文)
- 豆瓣电影上《紅烏龜:小島物語》的資料 (简体中文)
- Box Office Mojo上《紅烏龜:小島物語》的資料(英文)
- 爛番茄上《紅烏龜:小島物語》的資料(英文)
- Metacritic上《紅烏龜:小島物語》的資料(英文)
本文来源:维基百科:紅烏龜:小島物語
本篇内容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