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斯·福曼
米洛斯·福曼(捷克語:,1932年2月18日-2018年4月13日),原名揚·托馬斯·福曼(Jan Tomáš Forman),生於捷克斯洛伐克恰斯拉夫,犹太人,捷克裔美國籍电影导演、编剧,曾两夺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Miloš Forman 米洛斯·福曼 | |
---|---|
导演 | |
国籍 | 美國 捷克 |
民族 | 犹太人 |
出生 | Jan Tomáš Forman 1932年2月18日 捷克斯洛伐克恰斯拉夫 |
逝世 | 2018年4月13日 美國康乃狄克州丹伯里 | (86歲)
教育程度 | 哥伦比亚大学 |
配偶 |
|
儿女 | 第一对双胞胎仔: 佩特與馬泰伊(Petr & Matěj,1964~) 第二对双胞胎: 吉姆與安迪(Jim & Andy,1999~) |
父母 | 魯道夫·福曼(Rudolf Forman) 安娜·斯瓦博娃(Anna Švábová) 奧托·科恩(Otto Kohn,生父) |
生平
1975年,他导演的《飞越疯人院》成为全世界第二部囊括奥斯卡五大至尊奖项的电影(全世界至今总共3部,另外两部是1934年的《一夜风流》和1991年的《沉默的羔羊》):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及最佳影片,此片也被高度赞誉为“影视表演的必修课”。
導演作品
年度 | 電影原名 | 电影译名 | 奧斯卡入圍 | 奧斯卡獲獎 | 奥斯卡奖项 |
---|---|---|---|---|---|
1963 | Audition | 《试音》 | |||
1964 | Černý Petr | 《黑色皮特》 | |||
1965 | Loves of a Blonde | 《金髮女郎之恋》 | 1 | ||
1967 | The Firemen's Ball | 《消防队的舞会》 | 1 | ||
1971 | Taking Off | 《离家出走》 | |||
1975 |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 《飞越疯人院》 | 9 | 5 |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
1981 | Ragtime | 《爵士年代》 | 8 | ||
1984 | Amadeus | 《莫扎特传》 | 11 | 8 | 奥斯卡最佳影片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等 |
1996 | The People vs. Larry Flynt | 《性书大亨》 | 2 | ||
书籍
- My Two Worlds(自传)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米洛斯·福曼 |
獎項 | ||
---|---|---|
上一届: 法蘭西斯·柯波拉 《教父續集》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1975年 《飛越杜鵑窩》 |
下一届: 約翰·艾維遜 《洛基》 |
上一届: 羅曼·波蘭斯基 《唐人街》 |
金球獎最佳導演 1975年 《飛越杜鵑窩》 |
下一届: 薛尼·盧梅 《螢光幕後》 |
上一届: 史丹利·庫柏力克 《亂世兒女》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 1976年 《飛越杜鵑窩》 |
下一届: 伍迪·艾倫 《安妮霍爾》 |
上一届: 詹姆士·布魯克 《常在我心間》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1984年 《阿瑪迪斯》 |
下一届: 薛尼·波拉克 《遠離非洲》 |
上一届: 芭芭拉·史翠珊 《楊朵》 |
金球獎最佳導演 1984年 《阿瑪迪斯》 |
下一届: 約翰·休斯頓 《現代教父》 |
上一届: 梅爾·吉勃遜 《英雄本色》 |
金球獎最佳導演 1996年 《性书大亨》 |
下一届: 詹姆斯·卡麥隆 《鐵達尼號》 |
本文来源:维基百科:米洛斯·福曼
本篇内容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