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_(2011年电影)
《》()是一部2011年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执导的德语电影。背景是19世纪早期的欧洲,根据歌德的戏剧《浮士德》自由改编而成。获得了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獅獎。
電影海報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
监制 | Andrey Sigle |
编剧 | Aleksandr Sokurov |
原著 | 《浮士德》(歌德) 《浮士德博士》(托马斯·曼) |
主演 | Johannes Zeiler Anton Adasinskiy Isolda Dychauk Hanna Schygulla |
配乐 | Andrey Sigle |
摄影 | Bruno Delbonnel |
Jörg Hauschild | |
片长 | 134 分鐘 |
产地 | 俄罗斯 |
语言 | 德語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威尼斯影展首映 2012年12月14日: 台灣上映 |
发行商 | Proline Film |
预算 | 800万欧元 |
各地片名 | |
中国大陆 | |
香港 | |
臺灣 |
故事大纲
浮士德是一名才华盖世的学者,由于科学知识对宗教带来了限制,所以他对生活丧失了耐心和渴望。于是在魔鬼梅菲斯特(在此片稱為Mauricius)的陪伴和引诱下,浮士德为了得到年轻貌美的女孩玛格丽特,签下了出卖灵魂的契约,并踏上一条地狱之路。 後來浮士德無法忍受Mauricius,以亂石打死他,卻發現自己永遠迷失在這虛無之地!
主角
- 乔汉内斯·泽雷尔(Johannes Zeiler) - 浮士德
- Anton Adasinsky - 债主梅菲斯特
- Isolda Dychauk - 玛格丽特
- 汉娜·辛古拉(Hanna Schygulla)
主题
本片是导演自1999年开拍的权力系列四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三部分别讲述的是将德国变成纳粹帝国的希特勒的《莫洛赫》(molokh,1999年)、俄国革命领袖列宁的《金牛座》(tarius,2001年),以及二战结束时签订投降退位协议的日本裕仁天皇的《太阳》(The Sun,2005年)。
制片人Andrey Sigle说: “本片与现代世界的事件并没有关联——它把背景设定在19世纪早期——反映了导演对于人类和人心力量的持续性探索”。此外,Sigle也表示影片也有政治上的因素,他说:“本片是一个大的俄罗斯文化项目,普京把本片看成是向欧洲传递和介绍俄罗斯精神文化的一种途径,并为欧洲和俄罗斯文化在融合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制作
2005年导演宣布将要拍摄一部“色彩饱满、画面优美的影片”,取材于歌德的《浮士德》和托马斯·曼1947年完成的小说 Doctor Faustus。出品公司是位于圣彼得堡的Proline Film,加上许多俄罗斯媒体的赞助为本片共筹集了800万欧元的资金。
2009年8月17日于捷克开拍,在库特纳霍拉等地持续了两个月的拍摄。也在德国进行了一些拍摄。同年10月剧组赶赴冰岛拍摄。
评价
影片充满艺术质感的镜头、富有深意及寓言的剧情及角色刻画,在威尼斯影展放映后得到了媒体们极高的评价,最终在一片赞扬声中毫无争议的获得金狮奖。评委会主席戴倫·艾洛諾夫斯基对本片评价道:“有的电影让人笑,有的电影让人哭,有的电影让人动容,有的电影让人思考,而这部电影,它拥有以上所说的一切。”
代表性评价如:对白简洁精致,直白充满思辨;视觉特效特别突出,画面在昏黄、浅绿、灰暗等不同色彩间转换调配,营造出了超现实的神奇氛围,每一个场景都如一副赏心悦目的古老油画,把观众带入一个奇幻境界。作为一部充满了各种隐喻和视觉象征的哲学电影,它是索科洛夫集大成之作。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 開眼電影網上《浮士德-魔鬼的誘惑》的資料(繁體中文)
- 豆瓣电影上《浮士德》的資料 (简体中文)
- 时光网上《浮士德》的資料(简体中文)
- AllMovie上《 》的资料(英文)
- 爛番茄上《》的資料(英文)
- Box Office Mojo上《》的資料(英文)
- Metacritic上《》的資料(英文)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的资料(英文)
本文来源:维基百科:浮士德_(2011年电影)
本篇内容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