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奔怒海
《投奔怒海》(英語:)是一部以越南共和國(南越)滅亡後為題材的香港電影,由許鞍華導演,是許鞍華的「越南三部曲」最後一部,主演有林子祥、繆騫人、馬斯晨、劉德華等,1982年10月13日上映,香港票房1547万港币,位列年度总票房第五位。本片获得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美術指導及最有前途新人五項大奖。在2005年香港舉行的「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活動中被選為第八名。
投奔怒海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許鞍華 |
监制 | 夏夢 |
制片 | 崔珍妮、李相國 |
编剧 | 邱戴安平 |
主演 | 林子祥 繆騫人 馬斯晨 劉德華 |
配乐 | 羅永暉 |
摄影 | 黃宗基 |
健健 | |
制片商 | 青鳥電影製片有限公司 Greenworld Co., Ltd.(摄制) |
片长 | 106分鐘 |
产地 | 英屬香港 |
语言 | 粵語 日語 越南語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英屬香港:1982年10月13日 法國:1983年11月23日 日本:1984年6月9日 |
票房 | HK$15,475,087 |
前作与续作 | |
前作 | 《胡越的故事》 |
背景
《投奔怒海》的片名是由金庸所取。電影投資者為左派電影明星夏梦所創辦的青鳥公司,外景是在中國的海南島拍攝。當時台灣禁止中國大陸工作人員參與製作,亦禁止在大陸拍攝的電影於台灣上映,所以當時本片在台灣被禁映,後來才解禁。電影拍攝時正值中國與越南交惡,電影中亦有出現描述越南排華的場面。然而電影的內容對共產主義亦有很深刻的批判,因此亦在中國大陸禁止上映。當時九七問題剛開始在香港浮現,《投奔怒海》對共產黨統治下政治迫害、人性扭曲的描寫產生很大震撼。在當時仍然是左、右兩派壁壘分明的香港電影圈中,《投奔怒海》在政治上顯得特別弔詭;而同時被台灣、中國大陸以泛政治理由禁映,在電影圈中也極為少見。
劇情
電影以日本左派記者芥川汐見前往越共統一越南後的越南峴港採訪為主線。由越南政府安排行程,讓芥川見到越南人幸福的生活。但隨著芥川發現「幸福生活」場面中的不和諧處,以及認識當地人阮琴娘及其一家後,逐漸看見一般越南人在共產革命後的真實悲慘生活,以及革命幹部的不同面目。
角色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芥川汐見 | 林子祥 | 日本左派記者。曾搶先報導過越共統一越南的新聞,往統一後的越南峴港採訪,最初從安排的行程見到幸福的越南人。後來認識峴港當地人阮琴娘及其弟,發現一般人經濟生活非常困苦,卻仍不欲往集體農場(新經濟區)。而很多與前南越政府有關係的人,都生活在恐懼之中。芥川在“鷄場”(刑场)拍摄琴娘收尸时認識從集體農場回峴港的祖明,後來到他的農場,看見實際的情況。 |
夫人 | 繆騫人 | 峴港唯一剩下酒吧的過氣老鴇,得到當地某些人保護仍然生存營業。夫人的父親是日本人,母親是中國人,做過法國人的情婦,開酒吧時做美國人的生意。在統一以後在共產黨的鼻息下生存。祖明是夫人的男友。 |
阮琴娘 | 馬斯晨 | 峴港當地少女。父親是陣亡的南越政府軍軍人,有兩個弟弟。母親被迫賣淫養活一家。二弟拾荒時撿到手榴彈被炸死。其母被共產黨幹部迫死後,幹部表示會把琴娘「優先送到新經濟區」。最後與三弟成功乘坐難民船離開越南。 |
祖明 | 劉德華 | 原來是美軍的翻譯,統一後被送到集體農場。因為想籌錢與其友乘船離開越南,短暫回到峴港。與芥川一起回到農場後,被派往地雷區掘地雷,等待機會離開。上船後,難民船被軍方截停,被打死。
原屬意由周潤發演出。台灣當時政策封殺曾經參予大陸電影拍攝的演員,禁止他們一切有份的電影上影;周潤發為台灣市場放棄拍攝,此角改用劉德華。 |
阮主任 | 奇夢石 | 負責接待芥川的幹部。曾經是留法學生,參加共產革命大半生,也曾為革命坐牢,年老時卻發現自己原來喜歡以往的前殖民宗主地巴黎、法國美食、法國美酒、法國美女,俱與共產主義不符。說:「越南人的革命成功了,我自己的革命失敗了」,亦批評一些年輕的幹部「急功近利」。最後被任命為新經濟區某小隊隊長,被立即送走。當時文化局的幹部(阮主任口中的年輕幹部)認為阮主任「不是一個真正的革命者,無法放棄小資產階級的濫情」。 |
破绽
劇本最後一幕芥川因所攜的柴油被追兵的子彈擊中而著火。實際上柴油燃點很高,一般不會因中槍而起火。
獎項
年份 | 頒獎典禮 | 獎項 | 獲提名 | 結果 |
---|---|---|---|---|
1983 | 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最佳電影 | 獲獎 | |
最佳導演 | 許鞍華 | 獲獎 | ||
最佳編劇 | 戴安平 | 獲獎 | ||
最有前途新人 | 馬斯晨 | 獲獎 | ||
劉德華 | 提名 | |||
最佳美術指導 | 區丁平 | 獲獎 | ||
最佳男主角 | 林子祥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繆騫人 | 提名 | ||
馬斯晨 | 提名 | |||
最佳攝影 | 黃宗基 | 提名 | ||
最佳剪接 | 健健 | 提名 | ||
最佳電影配樂 | 羅永暉 | 提名 | ||
2005年 | 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 | 獲獎 (第八名) |
参考文献
- . 香港影庫. .
- . 搜狐. .
- . 香港電影金像獎官方網站.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6).
- Poshek Fu; David Desser.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03-25: 183–184. ISBN 978-0-521-77602-8.(英文)
外部連結
- 香港影庫上《投奔怒海》的資料(繁體中文)
- 開眼電影網上《投奔怒海》的資料(繁體中文)
- 豆瓣电影上《投奔怒海》的資料 (简体中文)
- 时光网上《投奔怒海》的資料(简体中文)
- AllMovie上《投奔怒海 》的资料(英文)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投奔怒海》的资料(英文)
- 爛番茄上《投奔怒海》的資料(英文)
本文来源:维基百科:投奔怒海
本篇内容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