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毕的故事_(电影)

《小畢的故事》(英語:1983年台灣電影陳坤厚執導,即依據台灣作家朱天文所撰寫的小說小畢的故事(小說)》為基礎改編。

《小畢的故事》劇本
小畢的故事
台灣版《小畢的故事》電影海報
基本资料
导演陳坤厚
编剧朱天文
侯孝賢
丁亞民
許淑真
主演鈕承澤
張純芳
崔福生
顏正國
禹黎朔
配乐李宗盛
主題曲禹黎朔
摄影陳坤厚
廖慶松
制片商中央電影公司
萬年青影業公司
片长95 分鐘
产地 臺灣
语言華語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臺灣
  • 1983年1月29日 (1983-01-29)

 美國
  • 1983年12月 (1983-12)

 英屬香港:1985年7月19日 (1985-07-19)
发行商中央電影公司
预算$5,200,000
票房NT $6,309,066
HK $247,408.00

評價

上映後,寫實創新的電影風格,觀眾口碑反應不俗,兼顧藝術價值與票房收益。至今,本片也被普遍視為「台灣新電影」的開端作品之一,佔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概述

劇情描述一位眷村青少年的成長故事,從年少輕狂的懵懂無知,到成年的成熟穩重,傳達早期台灣生活的真切與感懷。整個舞臺在臺北縣淡水鎮(現新北市淡水區)取景,攝取日本傳統建築風格,傳達早期台灣眷村生活及回憶。

人物介紹

演員 角色 介紹
鈕承澤畢楚嘉 中學時期
張純芳林秀英 小畢母親
崔福生畢大順 小畢繼父
顏正國畢家恩 小畢大弟
侯蘊華朱小凡 小畢同學。自小學起的青梅竹馬
張世
孫鵬
庹宗華畢楚嘉 成年時期
禹黎朔小雲 秀英好友
伊繩祖 畢楚嘉 低年級。原姓林,隨媽媽改嫁後改姓
鄭傳文 四年級

獎項紀錄

金馬獎

年份 典禮 獎項 入圍 結果
1983 第20屆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中影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
最佳導演陳坤厚 獲獎
最佳女主角張純芳 提名
最佳男配角鈕承澤 提名
最佳改編劇本朱天文侯孝賢丁亞民許淑真 獲獎

其他

年份 典禮 獎項
1983西班牙希洪影展最佳劇情片
香港電影金像獎年度十大華語片

金馬獎

年份 典禮 獎項 入圍 結果
1983 第20屆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中影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
最佳導演陳坤厚 獲獎
最佳女主角張純芳 提名
最佳男配角鈕承澤 提名
最佳改編劇本朱天文侯孝賢丁亞民許淑真 獲獎

其他

年份 典禮 獎項
1983西班牙希洪影展最佳劇情片
香港電影金像獎年度十大華語片

電影歌曲

曲別 歌名 演唱 作詞 作曲
主題曲小畢的故事禹黎朔謝材俊黃韻玲
插曲少年的小畢禹黎朔小野李宗盛

逸事

製作前,當時小野在繳付《小畢的故事》的企劃書中,他是這樣寫的:「本片最主要的目的是以青少年成長受挫之後逐漸領悟人生的意義,最後決定投考軍校,報效國家」

台灣導演陳坤厚與侯孝賢為彌補資金上的不足,將自己的房屋分別質押及販售,總共集資200萬元新台幣,才湊足所需要拍攝金額

關聯作品

  • 小畢從軍去

相關條目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 小畢的故事 (電影)

參考資料

備註

  1. 香港電影票房 1985 〔華語電影〕,〈香港電影票房全紀錄〉
  2. 1983年台灣票房 存檔,存档日期2007-11-26.,〈台灣電影資料庫
  3. 小野〈小小撤個謊:新電影傳奇〉。楊澤編,1999年,《狂飆八O: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第132—140頁
  4. 金馬獎導演陳坤厚 當年押房子拍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TVBS

外部連結


本文来源:维基百科:小畢的故事_(電影)

本篇内容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