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英語:)是2000年由《南方都市报》发起并主办的电影奖项。该奖由两岸三地的知名电影文化工作者共同参与评审。是中国唯一一个将中國大陸电影、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都纳入评选范围的电影奖项。
2016年改称华语电影传媒盛典。因受中国大陆影视奖项限制,2017年虽推出了提名名单,但12月17日颁奖典礼上奖项易名,不再称“最佳”,而以2017电影之夜年度专业推荐替代,原名称不再存在。
简介
奖座是由广州木雕艺术家许冰设计的铜铸男性“跑步小金人”,表达了“向前”、“追赶”的积极人生状态。
评审成员
评审团由华人知名电影文化工作者和影评人组成,文隽、王晓祥(金马奖前主席)、王清华(金马奖秘书长)、罗卡、贾樟柯、焦雄屏、林奕华、李焯桃、梁良、郑洞天、郝建、崔卫平、程青松、马家辉、游惠贞等知名电影人都曾担任该奖评委。
评审流程
每年初,由中國大陆、香港、台湾三地评委分别对去年当地所公映的华语片进行投票讨论,在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新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新演员的9个奖项中提出3个候选者,即初选中國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各有一份提名名单,综合即为首轮提名结果;第二轮评委在每个奖项的首轮提名中选出3个候选者,得到终审候选名单;第三轮评委负责从二轮评审结果中选出每个奖项最终的获奖者。
自2012年开始,各项提名名单由原来的三个增为五个。
评审成员
评审团由华人知名电影文化工作者和影评人组成,文隽、王晓祥(金马奖前主席)、王清华(金马奖秘书长)、罗卡、贾樟柯、焦雄屏、林奕华、李焯桃、梁良、郑洞天、郝建、崔卫平、程青松、马家辉、游惠贞等知名电影人都曾担任该奖评委。
评审流程
每年初,由中國大陆、香港、台湾三地评委分别对去年当地所公映的华语片进行投票讨论,在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新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新演员的9个奖项中提出3个候选者,即初选中國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各有一份提名名单,综合即为首轮提名结果;第二轮评委在每个奖项的首轮提名中选出3个候选者,得到终审候选名单;第三轮评委负责从二轮评审结果中选出每个奖项最终的获奖者。
自2012年开始,各项提名名单由原来的三个增为五个。
奖项设置
- 一般奖项
- 最佳电影
- 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新导演
- 最佳新演员
- 传媒致敬奖项
- 票选奖项
-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电影
-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男演员
-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女演员
-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表现
历年获奖名单
第一届(2001年)
第二届(2002年)
獎項 | 獲獎名單 |
第二届(2002年) |
港台最佳电影 | 《一一》 |
港台最佳导演 | 杨德昌(《一一》) |
港台最佳男演员 | 胡军(《蓝宇》) |
港台最佳女演员 | 梅艳芳(《男人四十》) |
中國最佳电影 | 《谁说我不在乎》 |
中國最佳导演 | 宁瀛(《夏日暖洋洋》) |
中國最佳男演员 | 葛优(《大腕》) |
中國最佳女演员 | 吕丽萍(《谁说我不在乎》) |
票选最受欢迎华语电影 | 《蓝宇》 |
票选最受欢迎男演员 | 胡军(《蓝宇》) |
票选最受欢迎女演员 | 梁咏琪(《我的兄弟姐妹》) |
第三届(2003年)
第四届(2004年)
獎項 | 獲獎名單 |
第四届(2004年) |
港台最佳电影 | 《无间道2》 |
港台最佳导演 | 杜琪峰(《PTU》) |
港台最佳编剧 | 韦家辉、游乃海、欧健儿、叶天成(《大只佬》) |
港台最佳男主角 | 刘德华(《大只佬》) |
港台最佳女主角 | 张柏芝(《忘不了》) |
港台最佳男配角 | 廖启智(《无间道2》) |
港台最佳女配角 | 惠英红(《妖夜回廊》) |
港台最佳新导演 | 李康生(《不见》) |
中國最佳电影 | 《卡拉是条狗》 |
中國最佳导演 | 路学长(《卡拉是条狗》) |
中國最佳编剧 | 徐静蕾(《我和爸爸》) |
中國最佳男主角 | 葛优(《卡拉是条狗》) |
中國最佳女主角 | 章子怡(《紫蝴蝶》) |
中國最佳男配角 | 胡坤(《我和爸爸》) |
中國最佳女配角 | 李勤勤(《卡拉是条狗》) |
中國最佳新导演 | 徐静蕾(《我和爸爸》) |
最受欢迎奖项传媒评审团奖 | 《手机》 |
最受欢迎奖项港台最受欢迎影片 | 《无间道3》 |
最受欢迎奖项港台最受欢迎男演员 | 梁朝伟、刘德华、黄秋生(分别为金、银、铜奖) |
最受欢迎奖项港台最受欢迎女演员 | 张柏芝、蔡卓妍、吴君如(分别为金、银、铜奖) |
最受欢迎奖项中國最受欢迎电影 | 《手机》 |
最受欢迎奖项中國最受欢迎男演员 | 葛优、姜文、刘烨(分别为金、银、铜奖) |
最受欢迎奖项中國最受欢迎女演员 | 赵薇、徐静蕾、范冰冰(分别为金、银、铜奖) |
第五届(2005年)
第六届(2006年)
第七届(2007年)
第八届(2008年)
第九届(2009年)
獎項 | 獲獎名單 |
第九届(2009年) |
最佳电影 | 《天水围的日与夜》 |
最佳导演 | 许鞍华《天水围的日与夜》 |
最佳编剧 | 蔡宗翰、林书宇《九降风》 |
最佳男主角 | 范伟《耳朵大有福》 |
最佳女主角 | 周迅《李米的猜想》 |
最佳男配角 | 王学圻《梅兰芳》 |
最佳女配角 | 陈丽云《天水围的日与夜》 |
最佳新导演 | 张猛《耳杂大有福》 |
最佳新演员 | 潘亲御《囧男孩》 |
百家传媒致敬电影 | 《千钧一发》 |
百家传媒致敬电影人 | 许鞍华 |
第十届(2010年)
第十一届(2011年)
第十二届(2012年)
獎項 | 獲獎名單 |
第十二届(2012年)
|
最佳電影 | 《赛德克·巴莱》 |
最佳導演 | 杜琪峯 《奪命金》 |
最佳編劇 | 銀河創作組、歐健兒、黃勁輝 《奪命金》 |
最佳男主角 | 劉青雲 《奪命金》 |
最佳女主角 | 葉德嫻 《桃姐》 |
最佳男配角 | 濮存昕 《最爱》 |
最佳女配角 | 何韵诗 《奪命金》 |
最佳新导演 | 九把刀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
最佳新演員 | 柯震东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电影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男演员 | 佟大为 《金陵十三钗》 |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女演员 | 倪妮 《金陵十三钗》 |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表现 | 陈妍希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 | 《桃姐》 |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 | 于冬 |
第十三届(2013年)
第十四届(2014年)
第十五届(2015年)
獎項 | 獲獎名單 |
第十五届(2015年)
|
最佳电影 | 《推拿》 |
最佳导演 | 娄烨《推拿》 |
最佳编剧 | 马英力《推拿》 |
最佳男主角 | 秦昊《推拿》 |
最佳女主角 | 赵薇《亲爱的》 |
最佳男配角 | 陈建斌《军中乐园》 |
最佳女配角 | 梅婷《推拿》 |
最佳新导演 | 崔健《蓝色骨头》 |
最佳新演员 | 张磊《推拿》 |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 | 《军中乐园》 |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 | 黄建新 |
最受瞩目电影 | 《绣春刀》 |
最受瞩目女演员 | 周冬雨《同桌的你》 |
最受瞩目男演员 | 郑恺《前任攻略》 |
最受瞩目表现 | 王菀之《金鸡SSS》 |
年度最受欢迎女演员 | 蔡卓妍《雏妓》 |
年度最受欢迎男演员 | 张智霖《冲上云霄》 |
第十六届(2016年)
獎項 | 獲獎名單 |
第十六届(2016年)主竞赛单元 |
最佳电影 | 《刺客聂隐娘》 |
评审团奖 | 《醉·生梦死》 《踏血寻梅》 |
最佳导演 | 侯孝贤《刺客聂隐娘》 |
最佳编剧 | 徐浩峰《师父》 |
最佳新导演奖 | 忻钰坤《心迷宫》 |
最佳男主角 | 冯小刚《老炮儿》 |
最佳女主角 | 吕中《闯入者》 |
最佳男配角 | 王千源《解救吾先生》 |
最佳女配角 | 吕雪凤《醉·生梦死》 |
最佳新导演 | 忻钰坤《心迷宫》 |
最佳新演员 | 春夏《踏血寻梅》 |
第十六届(2016年)最受瞩目单元 |
最受瞩目电影 | 《唐人街探案》 |
最受瞩目女演员 | 刘亦菲《第三种爱情》 |
最受瞩目男演员 | 欧豪《左耳》 |
最受瞩目表现 | 宋芸桦《我的少女时代》 |
第十六届(2016年)百家传媒致敬单元 |
微博评审·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奖 | 《闯入者》 |
微博评审·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奖 | 王中磊 |
微博评审·百家传媒年度致敬表现奖 | 段奕宏《烈日灼心》 |
第十七届(2017年)
每个奖项都从“最佳XX”改为“年度专业推荐XX”,主题从竞争评选改为表彰推荐。
表彰推荐 | 推荐名单 |
第十七届(2017年) |
推荐电影 | 《日常对话》 |
推荐导演 | 万玛才旦《塔洛》 |
推荐编剧 | 林咏琛、李媛、许伊萌、吴楠《七月与安生》 |
推荐男主角 | 许冠文《一路顺风》 |
推荐女主角 | 周冬雨《七月与安生》 |
推荐男配角 | 林郁智《一路顺风》 |
推荐女配角 | 闫妮《罗曼蒂克消亡史》 |
推荐新导演 | 毕赣《路边野餐》 |
推荐新演员 | 西德尼玛《塔洛》 |
第十八届(2018年)
第一届(2001年)
第二届(2002年)
獎項 | 獲獎名單 |
第二届(2002年) |
港台最佳电影 | 《一一》 |
港台最佳导演 | 杨德昌(《一一》) |
港台最佳男演员 | 胡军(《蓝宇》) |
港台最佳女演员 | 梅艳芳(《男人四十》) |
中國最佳电影 | 《谁说我不在乎》 |
中國最佳导演 | 宁瀛(《夏日暖洋洋》) |
中國最佳男演员 | 葛优(《大腕》) |
中國最佳女演员 | 吕丽萍(《谁说我不在乎》) |
票选最受欢迎华语电影 | 《蓝宇》 |
票选最受欢迎男演员 | 胡军(《蓝宇》) |
票选最受欢迎女演员 | 梁咏琪(《我的兄弟姐妹》) |
第三届(2003年)
第四届(2004年)
獎項 | 獲獎名單 |
第四届(2004年) |
港台最佳电影 | 《无间道2》 |
港台最佳导演 | 杜琪峰(《PTU》) |
港台最佳编剧 | 韦家辉、游乃海、欧健儿、叶天成(《大只佬》) |
港台最佳男主角 | 刘德华(《大只佬》) |
港台最佳女主角 | 张柏芝(《忘不了》) |
港台最佳男配角 | 廖启智(《无间道2》) |
港台最佳女配角 | 惠英红(《妖夜回廊》) |
港台最佳新导演 | 李康生(《不见》) |
中國最佳电影 | 《卡拉是条狗》 |
中國最佳导演 | 路学长(《卡拉是条狗》) |
中國最佳编剧 | 徐静蕾(《我和爸爸》) |
中國最佳男主角 | 葛优(《卡拉是条狗》) |
中國最佳女主角 | 章子怡(《紫蝴蝶》) |
中國最佳男配角 | 胡坤(《我和爸爸》) |
中國最佳女配角 | 李勤勤(《卡拉是条狗》) |
中國最佳新导演 | 徐静蕾(《我和爸爸》) |
最受欢迎奖项传媒评审团奖 | 《手机》 |
最受欢迎奖项港台最受欢迎影片 | 《无间道3》 |
最受欢迎奖项港台最受欢迎男演员 | 梁朝伟、刘德华、黄秋生(分别为金、银、铜奖) |
最受欢迎奖项港台最受欢迎女演员 | 张柏芝、蔡卓妍、吴君如(分别为金、银、铜奖) |
最受欢迎奖项中國最受欢迎电影 | 《手机》 |
最受欢迎奖项中國最受欢迎男演员 | 葛优、姜文、刘烨(分别为金、银、铜奖) |
最受欢迎奖项中國最受欢迎女演员 | 赵薇、徐静蕾、范冰冰(分别为金、银、铜奖) |
第五届(2005年)
第六届(2006年)
第七届(2007年)
第八届(2008年)
第九届(2009年)
獎項 | 獲獎名單 |
第九届(2009年) |
最佳电影 | 《天水围的日与夜》 |
最佳导演 | 许鞍华《天水围的日与夜》 |
最佳编剧 | 蔡宗翰、林书宇《九降风》 |
最佳男主角 | 范伟《耳朵大有福》 |
最佳女主角 | 周迅《李米的猜想》 |
最佳男配角 | 王学圻《梅兰芳》 |
最佳女配角 | 陈丽云《天水围的日与夜》 |
最佳新导演 | 张猛《耳杂大有福》 |
最佳新演员 | 潘亲御《囧男孩》 |
百家传媒致敬电影 | 《千钧一发》 |
百家传媒致敬电影人 | 许鞍华 |
第十届(2010年)
第十一届(2011年)
第十二届(2012年)
獎項 | 獲獎名單 |
第十二届(2012年)
|
最佳電影 | 《赛德克·巴莱》 |
最佳導演 | 杜琪峯 《奪命金》 |
最佳編劇 | 銀河創作組、歐健兒、黃勁輝 《奪命金》 |
最佳男主角 | 劉青雲 《奪命金》 |
最佳女主角 | 葉德嫻 《桃姐》 |
最佳男配角 | 濮存昕 《最爱》 |
最佳女配角 | 何韵诗 《奪命金》 |
最佳新导演 | 九把刀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
最佳新演員 | 柯震东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电影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男演员 | 佟大为 《金陵十三钗》 |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女演员 | 倪妮 《金陵十三钗》 |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表现 | 陈妍希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 | 《桃姐》 |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 | 于冬 |
第十三届(2013年)
第十四届(2014年)
第十五届(2015年)
獎項 | 獲獎名單 |
第十五届(2015年)
|
最佳电影 | 《推拿》 |
最佳导演 | 娄烨《推拿》 |
最佳编剧 | 马英力《推拿》 |
最佳男主角 | 秦昊《推拿》 |
最佳女主角 | 赵薇《亲爱的》 |
最佳男配角 | 陈建斌《军中乐园》 |
最佳女配角 | 梅婷《推拿》 |
最佳新导演 | 崔健《蓝色骨头》 |
最佳新演员 | 张磊《推拿》 |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 | 《军中乐园》 |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 | 黄建新 |
最受瞩目电影 | 《绣春刀》 |
最受瞩目女演员 | 周冬雨《同桌的你》 |
最受瞩目男演员 | 郑恺《前任攻略》 |
最受瞩目表现 | 王菀之《金鸡SSS》 |
年度最受欢迎女演员 | 蔡卓妍《雏妓》 |
年度最受欢迎男演员 | 张智霖《冲上云霄》 |
第十六届(2016年)
獎項 | 獲獎名單 |
第十六届(2016年)主竞赛单元 |
最佳电影 | 《刺客聂隐娘》 |
评审团奖 | 《醉·生梦死》 《踏血寻梅》 |
最佳导演 | 侯孝贤《刺客聂隐娘》 |
最佳编剧 | 徐浩峰《师父》 |
最佳新导演奖 | 忻钰坤《心迷宫》 |
最佳男主角 | 冯小刚《老炮儿》 |
最佳女主角 | 吕中《闯入者》 |
最佳男配角 | 王千源《解救吾先生》 |
最佳女配角 | 吕雪凤《醉·生梦死》 |
最佳新导演 | 忻钰坤《心迷宫》 |
最佳新演员 | 春夏《踏血寻梅》 |
第十六届(2016年)最受瞩目单元 |
最受瞩目电影 | 《唐人街探案》 |
最受瞩目女演员 | 刘亦菲《第三种爱情》 |
最受瞩目男演员 | 欧豪《左耳》 |
最受瞩目表现 | 宋芸桦《我的少女时代》 |
第十六届(2016年)百家传媒致敬单元 |
微博评审·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奖 | 《闯入者》 |
微博评审·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奖 | 王中磊 |
微博评审·百家传媒年度致敬表现奖 | 段奕宏《烈日灼心》 |
第十七届(2017年)
每个奖项都从“最佳XX”改为“年度专业推荐XX”,主题从竞争评选改为表彰推荐。
表彰推荐 | 推荐名单 |
第十七届(2017年) |
推荐电影 | 《日常对话》 |
推荐导演 | 万玛才旦《塔洛》 |
推荐编剧 | 林咏琛、李媛、许伊萌、吴楠《七月与安生》 |
推荐男主角 | 许冠文《一路顺风》 |
推荐女主角 | 周冬雨《七月与安生》 |
推荐男配角 | 林郁智《一路顺风》 |
推荐女配角 | 闫妮《罗曼蒂克消亡史》 |
推荐新导演 | 毕赣《路边野餐》 |
推荐新演员 | 西德尼玛《塔洛》 |
第十八届(2018年)
多次获奖者
年度杰出电影人
獲獎者 | 奖项 |
年度杰出电影人 |
刘德华 | 2005年;2007年 |
黄建新 | 2010年;2015年 |
最佳导演
獲獎者 | 奖项 |
最佳导演 |
田壮壮 | 2003年《小城之春》;2005年《德拉姆》 |
许鞍华 | 2008年《姨妈的后现代生活》;2009年《天水围的日与夜》 |
杜琪峰 | 2004年《PTU》;2012年《奪命金》;2014年《毒战》 |
最佳男主角
獲獎者 | 奖项 |
最佳男主角 |
葛优 | 2002年《大腕》;2004年《卡拉是条狗》;2011年《让子弹飞》 |
梁家辉 | 2006年《黑社会》;2013年《寒战》 |
最佳女主角
獲獎者 | 奖项 |
最佳女主角 |
惠英红 | 2010年《心魔》;2018年《血观音》 |
年度杰出电影人
獲獎者 | 奖项 |
年度杰出电影人 |
刘德华 | 2005年;2007年 |
黄建新 | 2010年;2015年 |
最佳导演
獲獎者 | 奖项 |
最佳导演 |
田壮壮 | 2003年《小城之春》;2005年《德拉姆》 |
许鞍华 | 2008年《姨妈的后现代生活》;2009年《天水围的日与夜》 |
杜琪峰 | 2004年《PTU》;2012年《奪命金》;2014年《毒战》 |
最佳男主角
獲獎者 | 奖项 |
最佳男主角 |
葛优 | 2002年《大腕》;2004年《卡拉是条狗》;2011年《让子弹飞》 |
梁家辉 | 2006年《黑社会》;2013年《寒战》 |
最佳女主角
獲獎者 | 奖项 |
最佳女主角 |
惠英红 | 2010年《心魔》;2018年《血观音》 |
参考资料
- . 凤凰网. 2010年4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9月30日).
- . 凤凰网娱乐. 2010年4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5月4日).
- . 凤凰网娱乐. 2010年6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22日).
- . 新浪娱乐. 2011年6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0).
-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海峡都市报. 2015-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网易. 2016-11-19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0).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