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戴-刘易斯
丹尼尔·戴-刘易斯爵士,OBE ,KBE(英語:,原名丹尼尔·迈克尔·布莱克·戴-刘易斯,英語:,1957年4月29日-),生于英国伦敦,是一位英国及爱尔兰知名的电影男演员,他是美國奥斯卡金像奖自1929年創立以來,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三度榮膺奥斯卡影帝頭銜的男星。更是以拍戲期間,無時無刻不入戲為出名。
丹尼尔·戴-刘易斯爵士 Sir Daniel Day-Lewis | |
---|---|
2013年的戴-刘易斯 | |
出生 | 丹尼尔·迈克尔·布莱克·戴-刘易斯 Daniel Michael Blake Day-Lewis 1957年4月29日 英國伦敦肯辛顿 |
居住地 | 爱尔兰威克洛郡安纳莫 |
母校 | 布里斯托尔老维克戏剧学校 |
职业 | 演员 |
活跃时期 | 1970年-2018年 |
配偶 | 蕾贝卡·米勒(1996年結婚) |
伴侣 | 伊莎貝‧艾珍妮(1989年–1995年) |
儿女 | 3名子女 |
他在2014年獲英廷冊封為下級勳位爵士,以肯定他在演藝方面的成就。2017年在完成電影《霓裳魅影》的最後演出之後,於2018年正式退休。
生平
早年生活
戴-路易斯出生在英国伦敦,父親是英國桂冠詩人塞希爾·戴-路易斯(筆名Nicholas Blake),母親是演員Jill Balcon,猶太人 ,為Ealing Studios前領導Michael Balcon之女;兩人除了丹尼爾外,還育有一女:Tamasin。
戴-路易斯的父母在他兩歲時搬家到伦敦南部的格林尼治;該區比較龍蛇混雜,當地的小孩亦時常因戴-路易斯的上流社會背景而欺負他,令他不得不學會藍領口音及舉止;戴-路易斯稱這段時期為他演技訓練的第一步。年輕時,戴-路易斯相當反叛,常犯下偷竊及其他較輕的罪行;1968年,他父母終於忍不住,將他送到位於肯特郡的七橡樹學校(Sevenoaks School)寄宿。戴-路易斯雖然極之討厭該間學校,但卻在那裡接觸到他最大的兩樣興趣:演戲及木工。
兩年後,戴-路易斯轉校到他姐姐就讀的學校,位於漢普郡的比得萊斯學校(Bedales School);在該校期間,戴-路易斯參與了國立青年劇團(National Youth Theatre),亦得到了他第一個登上大銀幕的機會,在《血腥星期天》中飾演一個破壞公物的小混混。1972年,戴-路易斯的父親逝世。1975年,戴-路易斯離開比得萊斯學校,申請當木匠學徒,卻被拒絕,轉而入布里斯托尔老维克戏剧学校(Bristol Old Vic Theatre School)進修三年,最後成功獲得在布里斯托尔老維克劇院(Bristol Old Vic Theatre)演出的機會。
早年生活
戴-路易斯出生在英国伦敦,父親是英國桂冠詩人塞希爾·戴-路易斯(筆名Nicholas Blake),母親是演員Jill Balcon,猶太人 ,為Ealing Studios前領導Michael Balcon之女;兩人除了丹尼爾外,還育有一女:Tamasin。
戴-路易斯的父母在他兩歲時搬家到伦敦南部的格林尼治;該區比較龍蛇混雜,當地的小孩亦時常因戴-路易斯的上流社會背景而欺負他,令他不得不學會藍領口音及舉止;戴-路易斯稱這段時期為他演技訓練的第一步。年輕時,戴-路易斯相當反叛,常犯下偷竊及其他較輕的罪行;1968年,他父母終於忍不住,將他送到位於肯特郡的七橡樹學校(Sevenoaks School)寄宿。戴-路易斯雖然極之討厭該間學校,但卻在那裡接觸到他最大的兩樣興趣:演戲及木工。
兩年後,戴-路易斯轉校到他姐姐就讀的學校,位於漢普郡的比得萊斯學校(Bedales School);在該校期間,戴-路易斯參與了國立青年劇團(National Youth Theatre),亦得到了他第一個登上大銀幕的機會,在《血腥星期天》中飾演一個破壞公物的小混混。1972年,戴-路易斯的父親逝世。1975年,戴-路易斯離開比得萊斯學校,申請當木匠學徒,卻被拒絕,轉而入布里斯托尔老维克戏剧学校(Bristol Old Vic Theatre School)進修三年,最後成功獲得在布里斯托尔老維克劇院(Bristol Old Vic Theatre)演出的機會。
私人生活
1993年加入爱尔兰国籍,享有双重国籍,在美國與愛爾蘭均有居所。曾與法國演員伊莎贝尔·阿佳妮(Isabelle Adjani)有過一段感情,兩人育有一子:加百利-凱恩(Gabriel-Kane,於1995年4月9日在紐約出生)。
1996年參演《萨勒姆的女巫》(The Crucible)時,探訪了劇作家亞瑟·米勒的故居,認識了米勒的女兒Rebecca。兩人於同年結婚,育有二子:Ronan Cal(1998年6月14日出生)及Cashel Blake(2002年5月出生)。
戴-路易斯平時作風極為低調,除了拍攝電影,極少出現在公眾媒體。作品產量亦不多。
在2014年6月,戴-路易斯因在戲劇的傑出表現而名列英女皇壽辰授勳名單上,他也因此得到了下級勳位爵士。
作品
年份 | 譯名 | 原名 | 角色 | 備註 |
---|---|---|---|---|
1971 | 血腥星期天 | Sunday Bloody Sunday | Child Vandal | 未掛名 |
1982 | 甘地傳 | Gandhi | Colin | |
1985 | 歡樂洗衣店 | My Beautiful Laundrette | Johnny | |
翡冷翠之戀 | A Room with a View | Cecil Vyse | ||
1986 | - | Nanou | Maxo | |
1988 | 情陷布拉格 |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 Tomas | |
飛進美國 | Stars and Bars | Henderson Dores | ||
1989 | 永远的微笑 | Eversmile, New Jersey | Dr. Fergus O'Connell | |
無悔今生 | My Left Foot | 克里斯蒂·布朗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獎 提名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男主角 | |
1992 | 大地英豪 |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 鷹眼(納蒂蒂·班波) |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獎 |
1993 | 心外幽情 | The Age of Innocence | Newland Archer | |
因父之名 | 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 | 格里·康倫 | 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獎 提名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男主角 | |
1996 | 萨勒姆的女巫 | The Crucible | 約翰·普魯克特 | |
1997 | 因爱之名 | The Boxer | Danny Flynn | 提名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男主角 |
2002 | 紐約黑幫 | Gangs of New York | 威廉·「屠夫比爾」·卡汀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獎 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主角 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提名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男主角 |
2005 | 不倫戀曲 | The Ballad of Jack and Rose | Jack Slavin | |
2007 | 黑金企業 | There Will Be Blood | Daniel Plainview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獎 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男主角 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主角 |
2009 | 華麗年代 | Nine | Guido Contini | 提名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男主角 |
2012 | 林肯 | Lincoln | 林肯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獎 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男主角 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主角 澳洲影藝學院國際獎最佳男主角 |
2017 | 霓裳魅影 | Phantom Thread | Reynolds Woodcock | 提名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男主角 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
參考資料
-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9).
- "Supplement to Issue 6089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London Gazette, 14 June 2014, p.b2.
- . The Guardian. 2017-06-20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3) (英语).
- . BBC.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5) (英语).
- Hasted, Nick. . The Independent. 2018-01-31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0).
- David, Keren. . The Jewish Chronicle. 2017-11-29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Hirschberg, Lynn. . W. 2017-11-28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9).
- . 倫敦憲報 (Supplement). 2014-06-14: b2.
本文来源:维基百科:丹尼爾·戴-劉易斯
本篇内容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