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
《一句顶一万句》是作家刘震云创作于2006年到2008年的长篇小说,2011年8月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小说的主题是讲“一个人想找另一个人说句话不容易”。
一句顶一万句 | |
---|---|
封面 | |
作者 | 刘震云 |
类型 | 长篇小说 |
语言 | 简体中文 |
发行情况 | |
封面設計 | 柏拉图创意机构 |
出版机构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09年3月 |
出版地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媒介 | 印刷(精装书) |
開本 | 32开 |
页数 | 362页 |
上一部作品 | 我叫刘跃进 |
下一部作品 | 我不是潘金莲 |
规范控制 | |
ISBN | 978-7-5354-3976-5 |
梗概
小说的上部出延津记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下部回延津记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走一来,延宕百年。
小说中所有的情节关系和人物结构,所有的社群组织和家庭和谐,乃至于性欲爱情,都和人与人能不能对上话,对的话能不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化解冲突、激发情欲有关。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
背景
出延津记的故事大部分被设定在河南延津,个别事件设定在山西沁源、河南开封等地。设定的具体时间书中没有提及,但可推测是清朝覆灭前后到民国中后期。回延津记的故事则大部分设定在山西沁源,个别事件被设定在山西长治、河北沧州、河北平山、山东德州、河南滑县等地。设定的具体时间同样没有明确说明,大致应在20世纪90年代,因为小说中提到过数码相机。
人物
上部 出延津记
- 吴摩西
小说上部主人公。曾用名 杨摩西、杨百顺,最终更名 罗长礼。而 罗长礼 同样是书中一个人物,以哭丧为业,是主人公儿时崇拜的偶像。
- 吴香香
吴摩西 老婆。本是 姜虎 的老婆,姜虎 死后,杨摩西 入赘嫁给 吴香香,并因此改姓吴。后 吴香香 随 老高 (银器店主)私奔。
- 吴巧玲
吴香香与姜虎的女儿,吴摩西 的养女,后被人拐卖到了山西,更名曹青娥,在下部回延津记中出现。
- 詹善仆
人称 老詹,本名 希门尼斯·歇尔·本斯普马基,意大利传教士。为 杨百顺 取名 杨摩西。
- 汪梦溪
字子美,人称 老汪,私塾先生。
- 灯盏
老汪 女儿,玩耍时不慎淹死于水缸内,老汪 因此辞去工作移居宝鸡。
下部 回延津记
- 牛爱国
曹青娥 的儿子,下部主人公。
- 庞丽娜
牛爱国 老婆。
- 章楚红
牛爱国 情妇。
上部 出延津记
- 吴摩西
小说上部主人公。曾用名 杨摩西、杨百顺,最终更名 罗长礼。而 罗长礼 同样是书中一个人物,以哭丧为业,是主人公儿时崇拜的偶像。
- 吴香香
吴摩西 老婆。本是 姜虎 的老婆,姜虎 死后,杨摩西 入赘嫁给 吴香香,并因此改姓吴。后 吴香香 随 老高 (银器店主)私奔。
- 吴巧玲
吴香香与姜虎的女儿,吴摩西 的养女,后被人拐卖到了山西,更名曹青娥,在下部回延津记中出现。
- 詹善仆
人称 老詹,本名 希门尼斯·歇尔·本斯普马基,意大利传教士。为 杨百顺 取名 杨摩西。
- 汪梦溪
字子美,人称 老汪,私塾先生。
- 灯盏
老汪 女儿,玩耍时不慎淹死于水缸内,老汪 因此辞去工作移居宝鸡。
下部 回延津记
- 牛爱国
曹青娥 的儿子,下部主人公。
- 庞丽娜
牛爱国 老婆。
- 章楚红
牛爱国 情妇。
评论
褒
平中见奇,简中有繁,大巧若绌,大智若愚。 | ||
——白烨 |
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笔触始终紧贴苦难的大地和贱如草芥的底层人群,结构单纯而内容丰富,命悬一丝儿荡气回肠,主人公常常走投无路而又一直勇往直前。这书刘震云迄今最成熟、最大气的小说。 | ||
——摩罗 |
它就像这土地本身,你抓一把它是土,扔下去还是土,泥土般的叙述,泥土般的人物,没有时代风云际会,也没有百年历史传奇,波澜不惊、从容澹定、老老实实、细细道来,把最底层、最本色、最民间的五行八作、三教九流的百姓的日常生活叙写得有声有色、魅力无穷。 | ||
——郭宝亮 |
人生之“出走”和“回归”这部小说仍然保持着刘震云奔放的想象力和不羁的风格,用不同时代的两段故事和具有血缘关系的不同时代的普通人的命运,讲述了人生的“出走”和“回归”的大主题,由此试图追问横在东西古今之问的现代中国的“大历史”。 | ||
——张颐武 |
阅读本书是沉重和痛苦的,它使我们不断地在《论语》和《圣经》之间徜徉,在与神对话还是与人对话的千年思考中徘徊:与神对话的西方文化因为神的无处不在而愉悦;与人对话的农耕文化却因为人心难测,而使我们陷入真正的“百年孤独”。 | ||
——安波舜 |
褒
平中见奇,简中有繁,大巧若绌,大智若愚。 | ||
——白烨 |
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笔触始终紧贴苦难的大地和贱如草芥的底层人群,结构单纯而内容丰富,命悬一丝儿荡气回肠,主人公常常走投无路而又一直勇往直前。这书刘震云迄今最成熟、最大气的小说。 | ||
——摩罗 |
它就像这土地本身,你抓一把它是土,扔下去还是土,泥土般的叙述,泥土般的人物,没有时代风云际会,也没有百年历史传奇,波澜不惊、从容澹定、老老实实、细细道来,把最底层、最本色、最民间的五行八作、三教九流的百姓的日常生活叙写得有声有色、魅力无穷。 | ||
——郭宝亮 |
人生之“出走”和“回归”这部小说仍然保持着刘震云奔放的想象力和不羁的风格,用不同时代的两段故事和具有血缘关系的不同时代的普通人的命运,讲述了人生的“出走”和“回归”的大主题,由此试图追问横在东西古今之问的现代中国的“大历史”。 | ||
——张颐武 |
阅读本书是沉重和痛苦的,它使我们不断地在《论语》和《圣经》之间徜徉,在与神对话还是与人对话的千年思考中徘徊:与神对话的西方文化因为神的无处不在而愉悦;与人对话的农耕文化却因为人心难测,而使我们陷入真正的“百年孤独”。 | ||
——安波舜 |
参考
- 刘震云. . 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3月: 362页. ISBN 978-7-5354-3976-5 (中文(简体)).
- 张中江. . 网易新闻 (中国新闻社). 2011-08-20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8) (中文(简体)).
- 豆瓣. . 豆瓣读书. (中文(简体)).
- 佚名. . 中国江门网 (江门日报社). 2009-04-05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1) (中文(简体)).
- 刘震云. . 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3月: 282页. ISBN 978-7-5354-3976-5 (中文(简体)).
- 搜狐网. . 搜狐网读书频道. 2009-12-28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中国大陆)).
- . 作家. 2010, (8) (中文(简体)).
- 郭宝亮. . 中国作家网 (文汇报社). 2009-07-16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19) (中文(简体)).
- 佚名. . 汕头特区晚报. 2010-07-31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5) (中文(简体)).
- 朱白. . 东方早报. 2009-05-10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09) (中文(简体)).
- . Mtime时光网. 2016-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31).
本文来源:维基百科:一句顶一万句
本篇内容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